以小博大,需要以智取胜、以巧制胜。上面分析叙述的“三拼三不拼”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基于回避策略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强调市场细分、强调特色鲜明、强调功能复合。韬光养晦、赛马机制与剑走偏锋是相对弱势的产业地产小弟竞争准则的关键词。
韬光养晦:中小产业地产商在与行业大佬同场竞技时,尽量避免正面开战,采取迂回策略,遵循“认真做好第一个”“回避增量做存量”“高调低调相转换”的基本原则。
“认真做好第一个”是必须把自己的第一个园区做成功、做出彩,甚至做成标杆园区。有了成功的第一个园区,模式、经验、人才、品牌、资金都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市场竞争中再去做第二个、第三个,愈加顺风顺水,而且慕名前来的合作方平添了各种可能。
“回避增量做存量”是很多中小产业地产商的经营之道,围绕存量地产、城市更新,把老厂房、老街区改造为文创园、研创园和创业社区,在一二线城市中颇为多见。这当中尽管有少数龙头地产商的作品,但数量、品质及复制状况还是以中小产业地产商(包括复合运营商)为主导。大佬做增量、大投资、重开发,小弟做存量、小投资、重运营。向复合经营要效益,靠深度运营走长远。
“高调低调相转换”强调中小产业地产商在市场竞争中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创意之处、创新之举,以及尚未成熟的经营特色,以免被同行、大佬获悉后迅速效仿复制并反超;另外,也是避免被人找到毛病、曝光问题,反制自己。当优势养成、强项铸成后,可以高调地对外宣传造势,并依靠优势、强项,大力开拓、积极竞争。
赛马机制:我们都知晓田忌赛马的故事,产业地产小弟与大佬的对决可以借鉴田忌赛马的策略。小弟尽可能把自己的长板放长、强项加强,在市场竞争中懂得藏拙于巧,利用赛马机制突出自己的优势、特色,拿强项与大佬的弱项比拼并对外造势。小弟的优势特色可能是大佬尚未关注和整合的具体事务、细节之处,这些优势特色在于发现、挖掘乃至包装。
剑走偏锋:笔者在《产业园区/产业地产规划、招商、运营实战》一书中曾经说过:把产业地产做得不像地产了,你的营运模式就该出炉了。不走寻常路,独具匠心、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小弟与大佬的对决,基于差异化战略,做好园区品质化构建与园区专业化经营,此为产业地产小弟的竞争之道、生存之本。
产业地产业界,小弟对决大佬的竞争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或残酷、或惊诧、或精彩……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就必须找到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差异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