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到的几乎没花一分广告费便创出10亿美元市场的内衣品牌Spanx 。
曾几何时,连裤袜货架上的产品通篇一律都是棕褐色。百无聊赖的女人们在其间徘徊,从一大堆中性色彩的包装中寻找或许可供裹腿之物。Spanx品牌创始人布雷克里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没有广告,她需要让产品在货架上能自己抓住顾客的眼球,与众不同的粉红包装与卡通形象使之脱颖而出。
布雷克里很讨厌一些内衣公司在推销时对女性说话的方式。“我在包装上写的内容就是我真正想对一个女性朋友说的话,”她说,“它不应该是‘这是最最最高雅的’,而是‘它会让你的臀部看起来更漂亮’。”
为了控制这种新型女性服饰——塑身内衣——的每一个细节,布雷克里从不吝于以半裸形象面对公众。
从产品包装到推广方式,Spanx均与众多普通的内衣形成强烈对比。虽然这种做法很容易激怒一部分人,但这正是它拥有自己的粉丝的原因。
对于珠宝首饰,普通消费者不仅搞不明白各大品牌的名称,随便拿一款项链、戒指出来,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是哪一家的。创立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潘朵拉珠宝(Pandora),虽然不强调设计师元素,但是一眼就能辨别出来——用户能在某个明星社交媒体的图片上,一眼就看出佩戴的是潘多拉的手镯。
潘多拉的整体发展基于一个与众不同的专利概念:可自行选取吊坠和手链,任意组合的个性化手链——女性通过“设计”自己的珠宝,表达自己的个性。
跟Spanx一样,强烈的对比度也是潘多拉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稀有的独特性,能强化客户对于品牌的认同度,满足其对于个性的追求。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但凡有粉丝的,必然与同类有较强的对比度。粉丝群体忠诚度越高,其对比度就越强。
不唯商业世界如是,已有漫长历史的宗教更是如此。也许宗教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已潜移默化植入商业领域。
世界上有三大一神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些人可能认为这三者是相互补充,这也许是对的。不过,从另一些角度来看,它们实际上是水火不相容的,是在人们的心智中争夺生存领地的竞争对手。
三者之间的对比度十分明显,信仰体系大相径庭,都没有试图满足所有人,但是各自拥有的信徒也都十分广泛,且其信徒的忠诚度都很高。
三大宗教三者之间强烈的对比度,造成了信徒对各个宗教的强烈认同。
铁杆粉丝的忠诚度,与宗教信徒一定程度上高度相似,中庸而模棱两可的表现无法激发这种认同。作为高感性群体,他们不会选择站在灰色的中间地带。你必须大胆放大与同类之间的差别。
人是一部高度精准的模式识别机器。模式识别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核心,通过对表征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对我们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识别和分类,然后辨别哪些行为是值得保留并一再进行重复的,而哪些则应该被抛弃。对比度便来自于对现有模式的突破。
在一个被大量“复制粘贴”和山寨文化所充斥的世界里,寻求独特性越来越难。因此,对比度成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元素,是激发粉丝认同的重要动力。将接受我们观点的用户可能存在的共同品质收集起来(如他们的生活环境、年龄段、关注的媒体类型等),找出对受众所生活的具体情景来说真正富有实际意义的对比度,有效地突破现有模式,进而获得其认可。
强烈的对比度能深度激发人们心中的某种情感,进而占据其心智中的某块领地。当对比度最为强烈,甚至“极端”时才会产生使人兴奋的理由,说明了持续购买的动机——将产品做到极致,让消费者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成为唯一之选。
鲜明的对比度不仅能赢得忠实的粉丝,而且也可能会树敌。在同一个类别里,“极端”虽然貌似会“冒犯”大多数人,但更能获得忠实的支持者。
因此,要获得鲜明的对比度,首先意味着大胆取舍,要有舍去99%市场的勇气。为了一棵树敢于放弃一片森林,以此获得“唯一性”的稀缺特征,这要求你能在市场选择方面能为了一小部分主动排他,如此才能让粉丝为了你在情感上排他。
美国USA电视台的节目在最后都会出现这样一句广告语:“个性人群的选择”(Characters Welcome),旨在传达该电视台节目以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吸引人群观看的主旨。这是电视台围绕“角色塑造至上”的思想为自己的节目所确立的主题。而Bravo电视台(美国精彩电视台)则主要以真人秀节目为主(尽管是由毫无意义的烂片和具有教育价值的好节目掺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放弃90%以上可以选择的题材,专注于某一范围狭窄的单一主题,换来的是强对比度,成就的是“极端”,有“木秀于林”之感;至于其他电视台,在电视节目的光谱上则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虽然满足的是大多数观众的需求,收视率却大多差强人意。
典型的如专卖玫瑰的花店Roseonly,提出其卖的所有玫瑰此生都只能送给一个人,激发了人们对于爱情唯一性的向往。与此同时,这等于放弃了给父母、给朋友送花的市场。
成就“极端”的另外一种选择是利用二元对比进行逆向思考。在这方面,七喜的“非可乐”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市场人士树立了可以仿效的标杆。
高端的化妆品都喜欢走华丽路线,科颜氏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简朴的风格俘获粉丝。
高端护肤品惯用包装彰显高端性,而科颜氏坚持简洁环保理念,使用非常简单的产品包装(很多就是塑料白盒印字),最大限度应用可回收材料,不做任何过度包装。科颜氏不仅全部产品使用塑料瓶,而且也没有使用精美的外包装。每个瓶身上都会啰啰嗦嗦地写满英文,非常具体地介绍成分和功能。”
在广告表现上,高端品牌都喜用外表迷人的女明星或超级模特,而科颜氏的骨头先生(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听诊器的人体骨骼标本)乍看之下给人惊悚之感。
典型的高端护肤品柜台大都是:美丽的女人面孔海报,珠光宝气的包装,穿制服的导购人员,开放式的收银台。而科颜氏柜台的元素是:骨头先生,哈雷摩托车,非常简单的产品包装,穿着白大褂的导购人员,像中药柜台一样的收银台(装着不同的试用装)。这种形象让科颜氏在中高端百货商场的同类中具有强烈的对比度,令人印象深刻,获得众多女性青睐。
在家居生活领域,跟随潮流是普遍的宗旨,但百武西却逆潮流而动,走怀旧路线,提出“向民国文艺致敬”的主张,将20世纪30年代文化融入产品中,产品线从服装、鞋包、家居到日用百货,都围绕着一个文艺生活的主题,因而深得城市文艺女性的青睐。
逆向思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在于其既能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又能迎合目标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和独特喜好。
就像“这不是电视,这是HBO”这句口号一样,以强烈对比度为前提的“极端”,不着眼于大众,不会基于人群数量来考量,而是着眼于“独特性”。在当今高度同质化的市场,对比度越强烈,意味着目标范围更窄,但是吸引到真粉丝的比例更高,也更容易形成共鸣。
这就像榴梿,在气味上与其他水果对比度特别大,而有的人极度喜欢,有的人则极度讨厌,情感反差强烈,与粉丝建立关系完全是因为“气味相投”。反观苹果、橘子这类水果,虽然吃的人很多,但是很难让消费者自然而然便产生情感上的关联。
90%以上的产品是缺乏对比度的一般商品,无法让人产生忠诚度,更无法产生持续的迷恋。
只有不到10%的“极端”被消费者当作非一般的魔力产品。但这绝不意味着,你一定得在产品开发上像苹果公司一样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无论你是刚创业的产品制造者,还是一家小店,都可以通过出色的营销,跳出同质化的平庸之海,成功获得女人的关注。
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尤其是女性、年轻人和高收入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新潮、时尚、科技等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喜欢与众不同的感觉,喜欢表现自我,其中“极端”是很容易被她们感应到的引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