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我们常说“一流的员工做明天的事、二流的员工做今天的事、三流的员工做昨天的事”,什么样的员工能做什么样的工作,作为店长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善于根据员工能力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
对很多属“陀螺”型的员工来说,他们能否将工作做好,主要还是看店长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店长对检查工作的懈怠就是直接造成他们能力平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那些工作中积极上进的员工,没有店长的正确引导,他们在店里也会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飞乱撞,表面上看“很忙”,实际上却始终忙不出个名堂来。所以,不管是要店长抽一鞭子就转动起来的员工,还是不用店长说就知道忙得团团转的员工,都需要有个“会教”和“会带路”的领导,有这样的领导才能打造出真正高效的团队。
因此,对店长培养提升团队战斗力来说,“会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们就以门店日常的产品销售为例,看看店长应该怎样来正确“教”员工。
(一)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要帮助一个员工提升做事能力,店长首先要学会观察员工,并通过沟通了解员工在工作时遇到哪些实际问题,然后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帮助员工成长。
例如,店长看到员工在店内工作时的精神状态不佳,有顾客走过来的时候,她虽然也能积极主动地迎上去,但只要一和顾客聊天,她就会变得语无伦次,不知道怎么和顾客套近乎。发现这种情况,不同的店长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店长A为了不耽误生意,可能直接就会走过去对员工说:“你去吧,这里让我来。”把员工晾在一边,不闻不问;店长B认为要多给员工一些锻炼的机会,对员工面对顾客时的不知所措置若罔闻,结果顾客只在店内转了一圈就走了;店长C先是走过去和员工一起热情接待顾客,服务顾客买完东西,并送走顾客之后,通过和员工沟通之后了解到她不能正常接待顾客的原因竟是因为家里人生病住院而影响了她的情绪。
对三个店长来说,A和B的做法都不正确,因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A的做法不但不能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还在工作中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B的这种完全放手让员工自己摸索的想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员工能力,但影响的是门店的销售业绩;只有C的做法才是值得借鉴的。在员工面对顾客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店长站出来接待顾客,并让员工在一旁观察学习,然后通过沟通了解员工工作不畅的问题所在。
(二)关注员工的想法
没有想法的员工就如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只会重复单调的工作就很难在能力上获得提升,久而久之也会对团队的整体能力提升产生影响,而有想法的员工,平时可能会给店长不太好管理、不太听话的感觉。实际上,正是那些给店长感觉上“不太好管理”的员工,一旦工作起来,不仅有头有尾,且效率也很高。因为,工作中有想法才会有创新,才会有提升。
要培养员工的想法,店长自己首先就应该是个有“想法”的人。比如在开展销售工作之前,店长可以先召集参与销售工作的所有员工,针对某一个目标销售工作,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或建议能让产品卖得更多、更快一些,或者想想在卖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又该如何来快速得到解决。
在门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店长经常关注员工对工作的想法和看法,不仅能使门店经营更加顺利,也能在工作过程中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想象力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征询改进意见
W店店长每次制定促销活动方案都要召集员工对活动细节进行可行性探讨。如W店打算在即将到来的“五一”搞一次针对结婚人群的促销活动。为了吸引人气,店长决定从多款婚庆产品中抽出一款作为活动特供商品,那么,如何在这款特供商品上做文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店长给每位员工都布置了以下任务:①选哪款婚庆产品做特供款,理由是什么?②以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来呈现,意义是什么?③活动预期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你对活动成功有多少信心?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首先,店长征询员工意见能很好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因为每次活动做得好不好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店内所有人的事。虽然主要责任在店长(决策者),但每个员工本身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只有当大家都有“集体意识”,都能主动自发地为“集体荣誉”去努力和争取的时候,门店的经营才会越做越好;其次,从活动策划开始就让员工参与进来,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并在接下来的活动执行过程中使他们明白理论和实践都存在哪些差距。
店长不但要经常了解员工在工作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要在同员工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征询他们对工作的想法及对某些工作流程、方法和技巧上的改进意见,并让员工主动去分析思考将如何进一步改进。甚至,针对某项工作计划,在看上去已经算“好”的基础上,还能再做哪些改变,改进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工作上的很多问题,一般情况下,员工不太可能会主动去思考和分析,有的员工甚至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为有店长,依赖领导指正后再进行改变已经成为习惯。所以,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店长就要经常对员工就工作进行意见征询,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正确引导员工去改变和提升。
(四)讨论改进计划并认真执行检查
要让员工的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店长在征询完员工意见后,就要对改进计划进行认真讨论,若大家都觉得可行,就开始认真执行下去;若不可行,那么不可行的原因是什么。要让员工知道不可行的原因并不是否定他的能力,而是考虑门店业绩的提升,我们必须小心谨慎,而不能闹着玩。
例如,经过集体讨论,A员工提出的活动改进计划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那么店长就可以试着让A员工牵头来做这个活动。因为活动融入了A员工的想法,让A员工带头执行,他一定比其他员工更富激情、更用心,也更负责任。而店长只要在A员工执行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检查,做好把关的角色即可。监督和检查的重要性,对一个员工的能力成长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领导的监督和检查,一定程度上能让员工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能时刻积极有效推动工作的进展。发现问题,即刻解决、完善,以保证活动的成功,也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员工的能力。
因此,对店长来说,要做好门店经营,提升销售业绩的重点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找到好的员工,而是要看店长有没有能力将“普通”员工培养成“优秀”员工,毕竟,我们身边还是“普通”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