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商机线索怎么跟进和管理呢?
企业级服务,卖战略、卖方案、卖产品,见客户中的人不一样,卖法也不一样。十年前,我们以签一个千万大单为荣,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现在,大单锐减,应用碎片化,需求精准化,付费持续化,按使用付费。拿下订单只是开始,交付运营是在帮客户改进,每次改进必须创造价值才能带来持续的新机会。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方式分类跟进客户的经营机会呢?如图2-14所示。
图2-14 客户营销转化
如果做在线产品或标准功能性产品,数据库营销、线索转化、营销自动化就非常重要。从获客、认知、付费、激活,然后运营和客户成功,这是一种规模化转化。通过call center和在线座席就要完成这个工作。
地推主要面向复杂一些的标准产品、标准化解决方案。因为销售要有基本动作,了解客户的大致需求,理解业务场景,建立彼此信任,然后提议方案,快速成交。通过充足的线索和大批量地推拜访完成。这里要做的是动作标准化,也称快刀模式,外加加足“鸡血”。见到一个客户,基本上就是三板斧,几个标准问题,然后直接呈现优势、提议成交。以前没有客户数据只能陌拜,现在是获得客户线索之后地面跟进转化。
规模地推主要在于线索挖掘、获取和分配,通过区域管理和井田制和网格化管理。通常一个小分队由经理带着5~7个销售人员进行地面覆盖。
如果客户需要你提供战略和业务举措层面的服务,那么交易过程将变得更加复杂,客户从环境分析,到动机、目标、需求、方案、评估、决定、实施、运营,通过运营形成新的机会,缺少任何一环都难以成功。
战略经营模式下,战略客户是清单级的,由行业总监或战略客户总监操盘制定策略,通过专业化解决方案支撑,客户经理进行客户关系的推进和维护。“策略、方案、技巧”即销售能力“金三角”。“金三角”加上交付和运营经理,就是业内比较知名的客户经营“铁三角”。
在这种情况下,战略客户经营的过程首先是顶层设计,由行业总监或客户总监对客户战略进行深度分析后,制定客户经营计划,这个计划不是暂时的,是一年乃至三年的。客户经理负责协助进行客户识别、意向、方案、评估、谈判、成交,解决方案经理要做的是需求调研、方案提议、方案论证、ROI投资回报分析和相应证明,交付经理要做的是运营流程、价值交付流程、预调整、调整计划、构建实施、部署运营。通过三位一体团队协同,共同开展一家战略客户的经营。
产品的复杂度和跟客户关系决定了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如图2-15所示。如果这个逻辑乱了,就会出现“四个人联合打一只蚂蚁”,或者“一个人单挑一头大象”。现在很多销售组织就是这种场景,重要战略客户被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操盘,公司很多重要资源(老板和专家)被邀请去见了本身可能没有太大价值的客户。
图2-15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