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抖跳劲

什么是抖跳劲?是指当己劲与彼劲粘住时,即用神意气抖拍,彼则双脚腾跳起,亦应之而拍于地,如同拍球一般。更奇者,若拍若干下,再以长劲发之,敌被发出后亦能腾跳若干下,此劲非常奥妙。

发劲中除借劲、钻劲外,其它诸劲在未发之前,都须有化引拿。拿之得势,方能言发,否则发也无效。以劲发人时,必须把握三个要点:一、机势;二、方向;三、时间。所谓机势,是指己势顺而彼势背,彼之重心偏于一方,暴露其焦点。所谓方向,是指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正或隅,须随彼之背的方向发之。所谓时间,是指须恰当其实,应在彼旧劲已完,新劲未生之时(发呆时),或后退时,不可过早或过迟。过早则彼势未完,易生顶抗之弊。过迟则彼已发觉,而生变化。此三者,缺一不可。如知机势而不知方向,易犯落空或与彼相顶之弊。知机势与方向而不知时间,也易犯顶抗或发之不足等弊。三者俱全,掌握得当,则发人容易,犹如弹丸脱手,无往不利。反之,发势虽然猛烈,也不会有太大效果。此外,顾及了机势、方向和时间外,还要注意与彼之距离。过远则劲不能达,太近则己劲易被憋住,不能发出。而且,发劲的高低、上下也有关系,人低我低,人高我高。人过低则发其上部,人过高则发其中部或下部。而彼身躯的高矮、大小轻重,都须留意。一般对矮者,宜发其上部;高者宜发其中部、下部之间;上下轻重相当者,宜发其中部;上轻下重者,宜发其下部;上重下轻者,宜发其上部。这种轻重,可于推手时用沾粘劲和引化劲探知。发的位置,有时发其虚而不能变化处,有时用手指引出其力,再用意发之。总之,虚虚实实,先使彼意气散乱,引出其死点,然后发之。并随屈就伸,人屈则随其屈以发之,人伸则就其伸以发之,可随机运用。一般技艺高者,自己的死点很小,但发现对方的死点却很大,并且在彼方身上任何地方都能引出死点而发之。同时,自己身上的任何部位都能发人,而且其发人,又可在一刹那之间,随引随发。

发劲时要周身一致,并且出于不知不觉。发劲者本身自觉愈无劲,而被发者愈觉沉重。反之,本身自觉发劲很猛,但被发者并未受到如其想象中的力道。其原因在于发劲自觉有劲,其劲并未完全透出;其自觉无劲,他的劲却像射箭一样。屈中求直,应当完全吐出力量,不要稍停留于手臂中。就发而不畅者而言,其多有三停,如在上肢,一停于肩穴,二停于拐肘,三停于掌根。在下肢,一停于胯,二停于膝,三停于踝。在身体中部,一停于胸;二停于腹,三停于丹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由姿势和动作不正确引起。

在发人时,应保持尾闾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胯,发出的劲如枪弹出堂。

发劲的特点是,薄、顺、短、脆、远。薄,即找对方薄弱的环节发劲,只要微微一动,即可将对方击出。顺,顺势、顺随、顺力之意,但并不是化,这一点要注意。顺劲有;一是顺到对方身上;二是顺到与对方和己都没有关系的地方;三是也可顺到己身上,然后将其卸掉。短,短促之意,如发弓。脆,干脆,爽快之意。发劲不要犹豫、要脆,要冷。远,即发劲时意念要往远处想,眼神远看的意思。

发人之劲,有如抛物,欲抛则抛,切不可稍有疑虑。如果迟疑,意气则断,意气即断,何能发人?所以,发人时须敛气凝神,目视对方。须知神之所在,意气随之,劲虽发出而意气依然不断。正所谓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技艺高者能随化随发,其中含有一个小圆圈,功愈深则圈愈小,半圈化而半圈发,故而发人常不见其形。此即所谓进即是退,退即是进,收即是放,放即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