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在企业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基于某类角色知识建构教学内容的情况?比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课程体系、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课程体系。如果遇到过,请列举一下。
相信非常容易列举出来,而且基于角色的教学内容非常普遍。尤其是基于国家职业资格的课程体系、基于企业的任职资格课程体系,或者基于企业的技能等级评定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多数情况是基于某一类角色构建的教学内容。
角色知识建构法指的是针对某一类角色胜任能力而进行的知识建构。这种方法在企业很常见,尤其是基于职位或任职资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的课程体系,多数是基于角色知识建构出来的。通常采用专家访谈法或专家工作坊的方式梳理出工作领域和学习领域的内容,从而形成基于角色的知识结构。
首先,梳理工作领域的信息,包括角色价值及关键任务。具体的做法是找出某一类角色绩效优异的人员,应用事件知识建构法描述出这个角色最关键的工作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按照时间、空间或程度逻辑分类,形成其角色价值或职能及关键任务,我们称之为工作领域信息输入。
这两类信息以动宾结构的方式描述,角色价值描述的动词为大动词,关键任务描述的动词为中动词,还需要细分任务描述时使用小动词。最终形成该角色的工作任务梳理,也是学习领域梳理的前提条件。
其次,匹配学习领域的信息,包括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了实现角色价值,完成关键任务,需要哪些技能和知识的输入。技能描述的方法参照“第一章锁定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目标描述即可,而知识与技能是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直接相关。将这一类角色的角色价值、关键任务、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梳理出来,形成基于角色的知识建构。
练一练:请结合自己的角色梳理角色知识体系。
表2-6 角色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匹配表
工作领域 | 学习领域 | ||
角色价值 (应得) | 关键任务 (应会) | 技能要求 (应会) | 相关知识 (应知与应想) |
A实施教学 | A1课程设计 | A1.1锁定教学目标 A1.2厘清教学内容 | A1.1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 A1.2教学内容梳理方法 |
A2课程开发 | A2.1... A2.2... | A2.1... A2.2... | |
A3课程呈现 | A3.1... A3.2... | A3.1... A3.2... | |
B | B1... | B1.1... B1.2... | B1.1... B1.2... |
B2... | B2.1... B2.2... | B2.1... B2.2... | |
B3... | B3.1... B3.2... | B3.1... B3.2... |
本节要点:角色知识建构法是基于某一类角色进行知识结构的生成,首先梳理工作领域的角色价值和关键任务,然后匹配相应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从而形成基于角色的知识体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