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我的农产品要做好包装和升级

很多人都会说:“我的产品最好。”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是对的,但是产品好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要由消费者说了算。现在很多农产品都太初级、太粗糙,无法满足新时期消费的需求。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或者说是企业能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

对于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来说,要想打造品牌,还得对产品进行策划,要让产品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和使用的需求,从产品的规格、形状、使用特点、方法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创新、包装(这里的包装不是指包装盒,而是要把产品总体升级)。

农产品的加工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农产品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一次性的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即对收获的各种农产品进行去籽、净化、分类、修整、晒干、剥皮、冷却、批量包装等加工处理,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

农产品深加工与“农产品初加工”概念相对应,是指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制作以体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环节,如将水果加工为果汁。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发展,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的时候,对于产品的精细化要求更高,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希望买到的是干净的、不用自己动手处理的,或者是免洗的,买来就能吃的产品,所以对合作社、家庭农场对产品的要求在逐渐提高,经营者要明白这个趋势,不能有“产品已经这么好了,还想怎么样”这样的想法。

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形成生产-加工产业链,可以有效提高附加值,方便冷链运输的同时延长保鲜时间。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收益,产后加工中不但农产品有出路,而且可以获得工资性收入。据天天农资统计,农民人均收入9%以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直接收入。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可以助力农业+,农民通过组建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组供应链,能够推进农村产业与产业边界处交叉融合出更多的产业,比如农业与加工融合催生消费体验,与商业融合催生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与信息产业融合催生电子商务等。

再说农产品的“商品化”的概念,就是初加工或深加工的产品要变成消费者买回去就能使用的、吃的产品,应该怎么做?

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如何经营我们的产品的?如何规划、分类我们的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