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培训体系?通俗来讲,就是保证培训产品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这种质量是什么?就是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与及时性。
什么是有效性?就是切切实实能帮助培训对象提升工作能力,改进绩效。
什么是针对性?就是切切实实能结合组织发展、员工能力提升的需要。
什么是及时性?就是员工和业务有需求时,你能以多快的速度予以满足。
一个好的培训体系需要从四个方面去保证:培训组织、培训文化、培训资源和项目运营四个维度去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培训课程,如图2-1所示。
图2-1培训体系四维
培训组织就是企业内开展培训的机构与人员。俗话说,要打仗,就要有队伍。没有队伍,就无法打仗。队伍不够专业,就没办法打好仗。所以,组织是保证培训有效性与针对性的第一要件。
培训文化是什么?就是保证员工爱学习、爱分享、积极学用结合制度体系。我们都知道,学了不用,学了没用。所以,培训需要构建一套这样的制度,让员工有我要学、我要用的欲望。比如京东的小E-learining培训,大家都愿意去学习,为什么?因为他们设计的逻辑就是“如果你不参加培训,就会……”而这背后是有一套制度体系来保证的。(见《培训》杂志微信号9月25日文章《拥抱混沌,用非体系思维构筑培训体系》,作者王进展)。
培训资源是什么?就是培训的课程与师资、培训场所等软硬件资源,包括现今出现的网络平台。说白了,就是队伍要打仗,就得要有武器,培训资源就是培训人的武器。
那么项目运营是怎么回事?就是项目的立项、设计、实施都是怎样与员工的需要、业务的需要紧密相结合且能保证规范地运行。而这种项目的运行表现方式随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演化。随着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员工学习可能是这样的:
假如有一天我被提升,担任一个新项目的项目经理,但是我从未有做该项目的经验,怎么办?企业的培训该如何满足我这样的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需求?现在的手段是:靠自己,上百度搜搜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未来可能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会告诉你,公司里某某某曾在什么时间做过类似项目,他的联系方式是什么,并且给你推送过来当初的项目资源。于是你可以边看过去的项目资料边打电话求教。这样,你就相当于及时学到了应对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一种方式,也需要前面三个维度去支持你,如图2-2所示。首先有一个队伍在后台做知识产品开发与服务,其次还有一套机制能使别人愿意贡献知识技能、让员工不学习就无法开展工作。所以说培训体系它不会死,只是会升级与演化成新的形式。
图2-2 培训体系四维的关系
在培训体系的四维中,培训组织、培训文化、培训资源都是为支持项目运营服务的。有了这三维,你的项目运营方法和技术就等于插上了翅膀,就可以尝试各种最潮的技术和方法了。
一个全面的培训体系图应该是这样的,如图2-3所示。
图2-3全面的培训体系图
中间红框内的内容,是培训的核心能力,是培训内在的东西。传统培训体系观点认为培训体系只要构建这一部分就可以,但是全面培训体系除此之外,还关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与公司战略与事业计划的连接等外在东西。这两样保证你做的培训有针对性,且有人愿意捧场来参加。所以说,建培训体系,你就得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