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和交通枢纽,其带头大哥地位毋庸置疑,随着城市经济的崛起和交通网络的构建,振臂一呼联合株洲湘潭先搞了一个长株潭一体化,进而不停的收编省内相邻的一些地级城市,什么岳阳、衡阳、益阳、常德、娄底这些小弟纷纷表示听大哥调遣,于是版本一的内部合纵体系构建完成,环长株潭城市群成立。起初看,这个城市群在省内不得了,集中了全湖南近60%的人口和79%的GDP,但是在和东部长三角城市群和南部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往来中,发现自己4000万人口和2.5万亿GDP,人家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因为竞争压根不在一个等量级上,你的经济总量只是长三角的20%、珠三角的30%。这个时候怎么办?连横就是他唯一的出路,和谁连横呢?珠三角文化不同、交通不便;长三角距离太远、又怕受气;长沙带着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弟兄们选择和地缘更近、文化相通且有共同中部崛起目标的武汉城市圈连横。无独有偶,以南昌为带头大哥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在经历了一番挣扎思考之后,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于是,2012年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连横策略大会——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进入全面启动和具体实践新阶段。
城市群的形成除了一定规模的国土面积、人口和城市个数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如果把城市群比作一个家族,那么这个家族就必须有一个族长或带头大哥。想当带头大哥得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出道早,要历史悠久有威望;二是底子厚,要家境殷实有产业;三是有小弟,要有人拥护捧臭脚。一个自然形成的小族群好办,几个小族群合成一个大族群时,就需要一些智慧了。
2012年,三家会商时只是形成了一个类似联盟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罢了,而要想形成真正意义上统一协调发展的城市群,首先必须选出一个首位核心城市这个带头大哥。武汉城市群所属战国时期为楚,想当楚霸王的基因和动力都是满满的,但是经济战国时代有江湖规矩,这个带头大哥必须民选才行,否则大家不服。三个门派的小弟们开始嚷嚷,楚派小弟喊武汉经济最强、人口最多、高校集聚,武汉该当大哥;湘派小弟说长沙人均财富最高,自古人杰地灵,长沙该当老大;赣派小弟嘟囔,南昌革命历史悠久,城市群崛起需要南昌起义的精神鼓舞……反正南昌不当老大,我不服!
武汉这个时候一看正面攻击不行,那咱就来点谋略吧。楚国有高人,合纵连横的2.0升级版出炉:合纵之谋,连横之策。武汉首先派出学者代表团游说各方和中央政府及媒体,于是乎劈天盖地一下子涌出了很多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研究的文章,理论逻辑是否正确评价是否公正我们暂且不论,最终的结果是一边倒支持武汉,武汉获得了人和上的先发优势,同时给长沙和南昌施加心理压力;而后武汉放低姿态,先去找南昌,说你看咱们以长江为纽带,你距离长江还有段距离,咱们达成一致应该先发展武汉——九江——南昌沿线,南昌一看有利可图,说那好我支持你!然后又去找长沙,说咱们以前都是楚国属地,文化相邻,京广大动脉串联发展,咱们应该先发展武汉——长沙沿线,长沙说有道理!三家开会时,武汉说我这里交通方便,服务又好,以后来我这里开会吧,冲南昌一挤眼,南昌说我同意,二比一通过,武汉获得地利优势;这个时候武汉又说,咱们谁当老大这个事先放一放,重要的是咱们要争取中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持,你看咱们在规划里写上三个中心,大家没意见赶紧上报,目标一致大家举手通过。而从最终公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纲要》来看,其编制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基本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武汉派学者的观点。此后,武汉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积极运作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2017年1月,国家批复,武汉定位为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并将发展路线图勾勒为: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自此,武汉天时、地利、人和聚齐,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带头大哥地位最终确定。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合肥最早是划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与武汉、长沙、南昌并称为“中四角”的,但在武汉争夺带头大哥的时候,无暇顾及合肥,而上海则趁机发动了合纵攻势,游说合肥加入长三角,合肥两相权衡,得我还是跟着上海有发展,最终长三角完成扩编,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纳入长三角经济共同体。
每个城市群都需要拼出一个毋庸置疑的智慧型带头大哥。合纵连横之策将有效促进城市群经济的融合发展,它既是策略也是趋势,主动选择将获得优势,被动选择将错失先机。天津和武汉相比其实也不差,也是国家中心城市,人口、经济甚至高校资源都非常丰富,于是在前些年的时候总幻想我也应该可以当大哥,问题是带头大哥是个区域内的相对概念,天津虽强,而北京更强,不只是经济地位,还有文化和政治地位,天津前些年自己独立发展而缺乏整体城市群经济思维,结果延缓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最后是中央实在看不下去了,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以明确各自区域发展定位,之后又通过领导层的更迭互换加深理解和布局。
合纵连横是城市群内外部发展最重要的策略,其实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更高维度看,各城市群构筑的连横经济体在国家层面形成合纵模式,而这一模式可以推广应用在“一带一路”战略层面,如果政府鼓励城市群经济体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量相当的国家开展连横合作,将获得在国家层面的合纵经济优势地位,同时又拥有了更多的腾挪发展空间,最终通过合纵实现降维式的经济统治,则大国复兴之路将更快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