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算战略性支出

有人认为年度财务预算管理没有用,这是片面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好的预算管理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好的预算管理限定了各项支出费用的范围,避免各部门在支出方面各行其是,大手大脚;二是好的预算管理重点保障了企业的战略性支出,避免管理过程中的短视行为;三是好的预算管理能够通过预算对企业的年度利润进行估算,为高层的经营决策行为提供支持。

所谓战略性支出,就是指那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的资金投入,比如设备的更新换代、研发投入、品牌及营销费用、学习和成长支出。不同时期,不同企业所需要保障的战略性支出不一样。

保障战略性支出,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把战略性支出列入刚性预算。

我们建议,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年度战略研讨会上,企业需要对年度战略性支出进行研讨和决策,然后以刚性预算的形式做出安排,最后由被授权部门执行预算。

需要注意的是,花钱本身不是目的,企业一定要基于战略任务实事求是地提出预算。笔者发现,有些企业在保障战略支出方面的做法是错误的,需要纠正。

××企业在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对品牌和营销费用进行年度预算,额度是销售收入的3%。可是,这3%的预算到底会用在什么方面,年度的营销活动有什么,需要投放什么广告,对此,企业在年初并没有作出规划。开年之后,品牌部门开始在额度内随意支出,到第四季度发现还有较多余额,就开始突击花钱,开展一些意义不大但花费不少的活动。品牌部门还美其名曰是在认真执行战略预算。这些做法和从前政府部门的做法十分相似。时间久了,花钱成了习惯,花钱成了目的。

正确的做法是,各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年度营销活动和品牌宣传的战略任务进行逐项预算。比如,品牌部门在进行营销费用预算之前,必须事先对年度品牌宣传及营销活动等具体事项进行规划,然后根据这些活动的具体要求对各项费用进行估算。最后,通过对年度活动计划的执行,保障战略性支出的落实。

也就是说,在年度战略研讨会上,各部门必须基于具体的战略任务对战略性支出进行预算决策,而不能进行拍脑袋决策。

(2)高效使用战略性支出。

即使是基于战略任务进行的预算,各部门也不能在预算内随意花钱。负责战略支出的部门要本着高质高效的原则,花好每一分钱。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对重点活动的投入产出比进行核算。比如,设备采购、技术升级及广告宣传,投入产出比研究应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战略性支出的合理性,公司可以指定第三方展开事前、事中或者事后的评估和监督活动,提高费用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