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并购综合门诊部(新型诊所)的标的并不多,选址、规范都达不到标准,但一级医院有大量机会。”强森医疗集团创始人兼CEO何海洋直言。
强森医疗创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社区为目标,以家庭为核心,以企业医疗保障为依托,推进社区首诊,为中国家庭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全科诊疗与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医疗连锁集团。现已完成B+轮融资,先后参与的投资机构有君联资本、启明创投、德辉资本、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等。
何海洋认为,一级医院有大量的机会,是他在并购了4家综合门诊部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并购综合门诊部后,也避免不了投入重复改建的成本。一般来说,口碑不好的不能并购,好的标的物也不愿被并购,大多都是夫妻店,思想狭隘。
而一级医院不同,既能和他的综合门诊部形成业务协同,又是成熟的标的,成长空间也是巨大的。“我们开了4家一级医院,和综合门诊部的业务有协同,发展也很迅速。”因此,后续没有协同价值的标的,不再并购。他相信5年后是并购综合门诊部的好时间,如果发现合适的一级医院,也会出手。
在选择标的过程中,何海洋认为选址是第一位,和他们的诊所不能重叠,且必须盈利,符合他们的标准,不需要重新装修,同时兼具好的医生团队。
与做实体相比,他更关注的是IT链接整体赋能的机会,输出管理的轻模式运作。即整体赋能,选址,运营,流量,效率,品牌,采购,家庭医生培训,会员体系,供应链管理……在B端运营这部分,何海洋坦言,他们一直是处于盈利状态。
据悉,强森医疗一直致力于打造标准化、可复制的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就诊流程的标准化,即用户体验地图。就医流程是一个相对较长的链条,有挂号、问诊、开处方、随访等,最后形成一个闭环。
第二,医疗质量的标准化,这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医疗机构和其他行业有很大区别,比如服装店、酒店,洗衣店,他们的服务直接面对用户,不存在中间人。而医疗机构中间隔着医生,医生是专业服务的提供者,是提供标准化诊疗的决策者。
医生处在机构和C端用户之间的这个环节,所以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医生不是工业品,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化。医生是医疗质量标准化的一个核心,所以需要有一些体系去辅助他们达到更多层面的标准化,如资质、培训、管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等。
第三,新店选址的标准化历程,这非常重要。一旦诊所位置决定了,那么周边的流量池基本就被框定,也就是说周边的家庭数和周边社区居民的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首选城市是新一线城市或者国家中心城市,或者品牌开发商。”强森医疗副总裁万坤说道。
谈到2019年的规划,何海洋表示,不再投入新分院建设,重点是运营好已有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