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加加食品:为什么酱油主业发展受限

加加食品是调味品行业的知名企业,2020年,其销售额为20.72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61%,其中调味品业务销售额为14.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85%!而同为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海天2020年销售额为227.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5.13%,其中酱油品类销售额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2.17%;广东美味鲜的同比增长也达到了12.27%,其中酱油品类销售额为31亿元,同比增长为8.43%;千禾的销售额达到了16.9亿元,同比增长达24.95%,其中酱油品类销售额达到10.5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2%!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加加食品。

加加食品之所以错失在酱油行业的领先地位,与其进入小包装植物食用油行业不无关系。在2012年上市后,虽然加加食品是酱油行业第一股,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也就是说,加加食品应该在酱油及调味品领域不断地进行渗透。调味品行业本身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前几年整个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始终在10%以上,存在不少机会。那么,加加食品为什么还要进入植物油这个挑战巨大的市场呢?

加加食品给出的理由是:

①新兴的小品种健康油是未来的消费趋势。

②中国的茶籽油产量占据世界的90%,而加加食品所在的湖南正是茶籽油的核心市场。

③区域企业在二三四线市场的健康油领域存在一定优势,如长寿花、西王、多力、金浩等。

但最终的结果是,双线业务战略分散了加加食品的精力与资源:

(1)植物油领域竞争激烈,加加食品并无太大优势。在小包装食用油领域,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强形成垄断地位,各个细分领域各有领头羊,包括茶籽油领域的金浩;在健康油领域,茶籽油属于一个小品类,要想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并不现实,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培育。加加食品在二三四线市场的优势,与茶籽油作为高端油种的定位并不匹配,无法有效移植现有的核心能力;由于分散了资源,也造成茶籽油业务在产能上的不足,毛利率过低,缺乏足够的竞争力。2020年,加加食用油业务的销售额为6.42亿元,其9年的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0.71%,等于是在原地踏步!

(2)加加食品没有在酱油领域持续扩大竞争优势。彼时的加加食品尽管在酱油领域的销售规模居于前列,但从整个品牌影响力、区域覆盖范围、渠道多元化拓展等方面来看,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尽快与竞争者拉开差距。可惜,加加食品并没有迅速顺势提升酱油品类的销售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最关键的问题是酱油产能受限,制约了酱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加加食品其实完全可以聚焦资源迅速解决酱油产能的扩张问题,但其上市后融资资金分散投入,耽误了酱油产能的及时扩张。

加加食品上市融资11.15亿元的目标是将酱油产能从20万吨提升到40万吨,但实际将延期10个月。反观海天,其2013年产能近120万吨,上市融资募集资金投产150万吨的项目,截至2014年2月,该项目海天已经投入自筹资金16亿多元,占募集资金的86.87%。相比之下,加加食品两年后才达到81.48%的投资进度,运作效率远远低于海天。

另外,其收购的阆中加加规模过小,销售额仅有3900万元,短期内根本无法承担产能的迅速扩张,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对手绝尘而去。同时,这也造成加加食品的淡酱油战略无法有效落地,原酿造酱油的大规模拓展也落后于原定计划,没有充分享受高鲜酱油快速发展的红利。

尽管加加食品采用多业务发展有其客观理由,但笔者认为对此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要轻易采用多线业务并行发展的模式,尤其在不同行业竞争环境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要对多个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