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正是因为有分歧,需要统一认知才产生沟通的需求。分歧是沟通的前期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必须坚持相互理解的原则。从认知差异到价值取向的趋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辛的交流、辩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沟通双方时刻都要保持相互理解的心态,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沟通失去目标,造成失败。
任何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会不同,评价事情的尺度也不同。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大文豪苏轼描写庐山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地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景所产生的不同景象。
英国思想家罗素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在《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1924年,罗素第一次来到中国四川的峨眉山,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就和他的几个同伴雇了滑竿,坐着上山。由于山路陡峭险峻难行,抬滑竿的人都累得大汗淋漓。看到此情此景,罗素想:抬滑竿的人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滑竿的人,这么热的天还要他们抬着上山。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抬滑竿的人的表情。看到他们坐成一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抱怨天气和坐滑竿的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
罗素认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价值观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你想当然的事情,别人不一定也会想当然。
有一次,科学大师霍金在做完学术报告后,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理解不一定是认同具体的观点,理解的根本是认同差异。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宽容的定义是: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现代汉语词典》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生于1918年的纳尔逊·曼德拉,是第九位南非总统,也是民主选举出来的首位南非总统。当年曼德拉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其中大多数的日子在罗本岛度过。1990年2月11日出狱,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南非白人格里高便成天生活在不安中。因为这一年,他曾看守了27年的要犯曼德拉(Mandela),顺利当选为南非总统。格里高常常回想起自己对曼德拉的种种虐待。那是在蛮荒的罗本岛上,到处是海豹、毒蛇和其他危险动物。曼德拉被关在锌皮房里,白天要去采石头,有时还要下到冰冷的海里捞海带,夜晚则被限制一切自由,因为曼德拉是政治要犯,格里高和其他两位同事经常侮辱他。动不动就用铁锹痛殴他,甚至故意往饭里拨汗水,强迫他吃下……
到了5月,格里高和他的两个同事收到了曼德拉亲自签署的就职仪式邀请函,3人只能硬着头皮去参加。
就职仪式上,年迈的曼德拉起身致辞:“能够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我深感荣幸。可更让我高兴的是,当年陪伴我在罗本岛度过艰难岁月的3位狱警也来到了现场。”随即他把格里高3人介绍给大家,并逐一与他们拥抱。“我年轻时脾气暴,在狱中,正是在他们3位的帮助下,我才学会了控制情绪……”
曼德拉这一番出人意料的话,让虐待了他27年的3人无地自容,更让所有在场的人肃然起敬。人群中爆发出经久不息掌声。仪式结束后,曼德拉再次走到格里高的身边,平静地说:
“在走出囚室,经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那一刻,我已经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伤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格里高禁不住泪流满面,那一刻他终于明白,告别仇恨的最佳方式是宽恕。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大多数人都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别人会产生什么,即使是当时没有感觉,过后也会清醒。当我们施以宽容时,对方也会审视自己,进而感觉到自己的缺失,这无形就让双方多了一点空间。宽容就是不勉强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