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转型的技巧(What)

攘外必先安内,治国平天下,还得先修身齐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在我们的观察之中,即便是经营业绩很差的经销商,往往也有非常好的点子。可惜的是,他们要么不敢用——怕失败,要么没人用——未取得决策者的支持。

那么,怎么样转型才靠谱,这个就要依靠顾问公司的市场研究成果。

一、盈利模式变革

(一)盈利模式的基础

往前看二十年,我们很多经销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往后看二十年,我们靠什么取得成功呢?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二十年以后的发展呢?我们没有时光机,可是我们有飞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他们的盈利模式现在已经变成下面这样,如图7-2所示。

图7-2长尾法则

很多经销商的脑海里面可能还记得“二八法则”,不错,在规模经济的时代,“二八法则”比较适用。可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哪里有什么产品,是什么价格,一个电话或者上上网就查得清清楚楚了,这是其一。其二,“二八法则”是谁告诉我们的?对,是厂家,是制造商告诉我们的,对于工业生产来讲,当然品种越少,就越容易生产,成本也越低,可我们是经销商,我们是做贸易的,厂家和经销商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还能用同样的方法取得成功吗?

下面就是前一张图的密码解读,如图7-3所示。

图7-3 长尾曲线

过去:大进大出、小进小出——基于市场份额的地盘争夺战。

现在:多客户、多品种发展的生意链——基于盈利能力的财务计算。

(二)盈利模式的核心

增强客户黏度:这个客户的“黏度”就是客户忠诚度,让客户喜欢来。客户喜欢什么呢——价格便宜、送货方便、有促销活动……

大家都有不少方法,我讲讲其中和过去不同的东西,就是“品种多”。

经销商的生存之道,长尾理论最有帮助。要解决来自终端和新加入者的压力,完善品种结构是最佳解决方案。品种全、品种多,小批发商、餐饮企业来进货时,比较好配货,即使价格高一点,但是便于一次把货配齐,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要知道,由于客户自身同样面临剧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人手短缺,他们的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多品种对于顾客来讲,能节省时间。

曾经某经销商有一个酱油产品,进货价37.9元,卖38元,本来是想吸引客户在自己这里买香菇的,结果客户过来买完便宜的酱油就走了,去别人的店买更便宜的香菇。而现在他的品种多,原来卖38.9元的,现在卖39元,由于品种多,客户也愿意买。这是过去没有的变化。

提高订单毛利:“从一种产品中赚VS从一批货中赚”。

价格组合法。即使某些产品不赚钱,甚至亏一点钱,也可以用一批货中其他利润高的产品把整体利润拉上来。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利润的中心是客户而不是某个产品。

在调味品行业,各类包装调味品、干货、餐料等等,都可以相互影响,可以带动全盘生意。以我们营销团队所观察到的,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过一个亿的经销商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做的。秘诀就在于“不赚单品,赚全品”,即不赚每一种产品的钱,而是赚每一批货的钱。

订量追加法:通过促销方式提升订单总量。

为什么促销还能提升订单毛利呢?因为促销费用是厂家负担的,即便自己负担,也能提高毛利,这个就要求财务的计算能力要强。总之,要尽可能提高单笔订单总量。

(三)盈利模式的实施

北京的一家经销商,从1998年就开始在运用类似这样的方法。其产品看上去总比别人便宜,其实:知名品牌产品每箱只加价一毛,除掉仓储、人员开支,一定亏。但他同时要求客户购买香菇,一箱赚二十元,大家盯得紧的产品他便宜,盯得松的东西他稍贵。品种多,服务好,还送货上门,几年工夫便成为北京响当当的大经销商。现在一年可以销售几亿的调味品。

这个方法总结一下,叫作“三三制综合订单法”。这个方法是我在2003年把它研究出来的,文章发表之后,有一些经销商已经开始使用并拿出来做经验交流了,如图7-4所示。

图7-4 三三制综合订单法

三分之一略亏——大路货:想赚也赚不多,是价格敏感型商品,只要价格低那么一点点,顾客就会被吸引过来,销量大、返点多。

三分之一平卖——销售增长型产品:加快这个产品的推广,稳定供货商的信心。供货商主要是看销量,有了销量,供货商无论如何都会重视,支持多、返点多,进入良性循环。

三分之一大赚——特色产品:这些产品包括进口餐料、独家经销、偏门产品、杂牌产品等。还有些同类产品的小品牌以及替代性产品,利润较高。带货出去,只要一小部分客户拿了货,即可高额盈利。

二、强化企业管理

第一个观念:做到决定知道。

通常情况下是先知道再做到,但是有很多经销商虽然知道应该去做,也知道怎么做,但就是不做。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很多失败的经销商都有相当不错的好点子,可是他们的满腔抱负,都给埋头苦干的疲劳淹没了。

第二个观念:高度决定版图。

作为企业的最高经营者,我们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好比圆规,你的高度,决定你的版图。如图7-5所示。

图7-5 高度决定版图

第三个观念:系统决定胜负。

决定未来胜负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营销水平,另一个则是财务水平。

观念好理解,我们现在来谈谈实战问题。

(一)营销管理系统

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所谓管理系统,不是仅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的层面。当然,如果没有的话,还是要赶紧准备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整套规章制度,是很难成功的。

营销管理驾驶舱系统。我们帮助几家经销商导入了系统,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精细化管理,提高销售网络覆盖率、提高客户忠诚度,全面提升业务人员的水平。厂家觉得他们的管理很上档次,放心把产品交给他们做——产品覆盖到什么地方,一目了然;业务人员管理到位;客户跟进密切;服务好。

订单分析系统DRP。这个也是由广州名道营销顾问公司研制,目的是提高客户的黏度以及客户的单次订单数量。

客户来了之后,马上有人给他从饮水机端一杯水,为什么不端茶,因为上次给他端茶的时候,客户说只喝水,已经记录起来了。客户吹着空调,喝着水,开始订货,“李锦记蒸鱼豉油20件”,“好的”,“亨氏番茄酱10件”,“好的”,“还有吗?”,“没有了”。这时,开票小妹的电脑上跳出一排文字和数据,提醒补货——“海天金标生抽500ml上期订货300件,月均销量500件。李锦记旧庄蚝油上期订货40件,月均销量100件……”,她马上提醒,海天金标生抽要订了吧,客户说,这个还有货。开票小妹马上点一个按键:“不正常销售提交业务员跟进”,她就又问:“李锦记旧庄蚝油呢?”,“哎呀,这个怎么给忘了,出门的时候,老婆还重点提醒了。”于是客户上车上找了一个小本子,又订了好几个品种,这时,开票小妹的电脑上又弹出几张图片重点推介产品,根据该客户所订的品种,40%的客户会买广合腐乳,37%的客户会买独凤轩卤煮香膏,15%的客户会买美味源芝麻油,开票小妹又加以推荐。客户出门的时候,车上已经多出了比原来订单多两倍的货,而且还非常满意。

餐饮终端动销系统。帮助实现餐饮终端的积分管理,有效拉动餐饮终端使用新产品,让更多的客户来买,让买的客户买更多。厨师通过手机发短信即可实现积分,更好持续维护客户。这一系统运行之后,每天都会稳定发展新的餐饮店。

(二)财务控制水平

经销商发展到最后,大家的产品销售能力都差不多,谁的财务控制得好,谁就能赚到钱。很多经销商已经实现电脑开单,还有一些经销商在用财务控制做经营决策。

1、决策目标

品牌投资回报:所经销的品牌,总体销量贡献、毛利水平、产品周转天数、库存占用天数、每箱平均配送费用,全部做ROI分析。

客户投资回报:该客户总体进货量,花在该客户处的费用,包括促销费用、配送费用等。最后决定该客户需要如何跟进,重点跟进还是次要跟进。

人员业绩评估:每个销售人员按不同的渠道或区域绑定,其销售额贡献、毛利水平、这条销售分线的配送费用、差旅费用等。最后评定该人员为公司创造的纯利润,决定奖金水平。

仓储营运水平:包括仓库的周转率、物流配送水平。也是通过分销软件来进行,控制最佳的摆放位置等。

2、决策工具

财务软件。用友、金蝶、管家婆等。

分销管理系统EDRP。完善分销、KA资源分配、库存等,这是基于分销库存、供应链、财务一体的系统。广州长意,也就是味事达的经销商正在使用。

管理系统ERP。提升资源利用率,物尽期用,实现利润最大化。大型经销商广州华新集团,在规模和管理方面就是非常完善的典型,广州渝龙工贸也开始使用了ERP系统。

终端管理点读系统。通过手机进行网点的生意管理。

三、打造强力团队

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由四种“力”构成,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一)店内销售力

包括客户接待水平;产品推介水平;店内陈列水平。

很多经销商由于从低微起步,所以很多工作人员是亲戚朋友。这是经销商的特色,也是早期优势,没有这帮自己信得过的人支持自己,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不能只靠亲情和关系来维持了,而要有科学的管理,一些意识得较早的经销商在厂家的启发之下,开始引入制度化管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还不够。

上面的这几个水平要提升,就要订出方法和制度。

客户接待手册:要详细到例如客户来了是倒茶还是倒白开水?是男性接待还是女性接待?递茶的时候用左手还是用右手?

产品推介手册:是推赚钱的产品,还是推不赚钱的?

店内陈列手册:责任区如何划分?畅销品要不要陈列?

(二)市场拓展力

新客户开发水平

新产品推介水平

老客户维护水平

老产品增量水平

(三)培训发展力

培训能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包括:

1、提升整体协调水平

例如:沈阳的众志成,代理金龙鱼、福临门、太太乐等产品。是由厂家总经理转型做经销商的,刚开始每天下班之后给业务人员培训,业务人员还不买账。后来坚持了下来,发展特别快。

又例如:珠海广兴隆,代理阜丰、乌江、厨邦等品牌,买光碟、请厂家和咨询公司做培训。

2、提升单兵作战能力

重庆的一家经销商,每天下班前30分钟是业务学习时间,主要讲产品知识,所以,他们的店内和店外的业务人员,能把产品的好处讲得头头是道,推新品的能力特别强,企业获得的利润水也远高于同行。

3、提升员工凝聚力

有一些经销商的业务员跳槽到厂家那里去了,就是感觉在经销商处没发展。但是如果有培训,业务员会感觉能学得到东西,从而继续留下。

打仗也好,做生意也好,同样一件事,换个人去做,效果是相差极大的。人员一定要加强培训,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把应该怎么做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反复操练,直到成为大家的习惯。培训老师有可以有4人,包括2个外部老师和2个内部老师。

专业培训师。咨询公司、培训公司、培训老师、光碟。如果没有那个机会,就请最高管理者来讲。

最高管理者。老板自己亲自上阵做培训。老板做培训,最为直接,因为讲了之后,大家就会照做。作为企业的老板,是整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想出更好的方法来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可以通过参加厂家的经销商会议、糖酒会等机会多和全国各地生意做得较好的经销商相互交流,加上现在通讯工具这么发达,更是可以时常沟通。有时候,老板讲的多了,员工不愿意听,那就请厂家销售经理来讲。

厂家销售经理。请厂家销售人员来给本企业的人员做培训。一般情况下,名牌大厂的销售人员都接受过专业系统的销售培训,素质不错,他们走南闯北,比较过经销商的经营优劣,请他们来做个培训,一般他们都会欣然前往。请厂家销售经理来讲,也会很自然地增强与厂家的关系。

公司业务精英。让本企业里业务能力最强的那几个人定期给大家做培训。当然贡献经验出来,是有奖励的,比如可以设置从100元到300元的讲课费。这些优秀的员工会感觉到很自豪,就会想业绩再冲高一点,下次再表现一下。

4、员工激励力

薪酬方案:经销商员工干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比厂家员工的工作要累、要杂,所以一定要给予各方面好的照顾,令他们有归属感、荣誉感。

员工入股:广东湛江某经销商通过邀请员工入股,到异地开设分店,实际快速扩张,从而留住了核心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