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早安越南》的管理难题——尴尬的中层

很多人都把1987年拍摄的《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看作反战片和喜剧片,这没错。然而,如果从管理的角度看,这部电影还有更值得琢磨的地方。考虑到它是根据真实事件编写的,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越南战争期间,为了提高前线美军的士气,美国军方找到人气极旺的脱口秀主持人克鲁纳,到西贡(今天的胡志明市)作为军方电台的主持人。这个克鲁纳由天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扮演,他在《勇敢者的游戏》和《飞天法宝》等电影中的表现令人捧腹。但是,《早安越南》却无法使人笑起来。与其说它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悲剧。从克鲁纳到达西贡后,悲剧就开始了。

越南战争的是非暂且不论。按照电影的说法,美军的高管层为了推动战争的进行,着实费了不少劲。聘请知名主持人来军方电台,活跃战场气氛,提高士兵情绪,就是这种努力之一。克鲁纳是美军为了战争需要“引进”的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时候,引进人才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公司,如果能够引进一名才华出众的人力资源技师,或者引进一名富有实际经验的临床心理专家,往往能够在改进人际关系、鼓舞员工士气方面立马见效。克鲁纳一到西贡,就显示出了他的非凡才能。一句拖得长长的good morning vietnam,就马上使自己和听众都进入了角色。他主持的节目,妙语连珠,幽默诙谐,具有很独特的搞笑风格。在某种意义上,威廉姆斯在笑星中要比香港的周星驰更出名。他扮演的克鲁纳,以播音深深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美军士兵。直升机上,吉普车上,工事里和丛林里,到处是全神贯注的听众。士兵的开怀大笑,抚平了枪林弹雨给他们心灵上造成的阴影。

按理说,前线电台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军方应当庆幸才对。但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有才能的人往往也就是有主见的人,不会对上司唯命是从。克鲁纳只考虑士兵的心情,而士兵的心情同将军的心情常常不大一样。这种情况下,克鲁纳就免不了拿将军们甚至拿总统来开涮。另外,在工作中他还发现,官方的新闻稿有着官僚机构的通病,良心使他不愿传递谎言。这就更麻烦了。在他的上司眼里,这位深受士兵欢迎的主持人问题极大。他的幽默,是以讽刺“上司”而成功的;他在士兵中的威望越高,在“上司”那里的声誉也就越差;更重要的,他传递出的反战情感,很可能把“大局”搞砸。一开始,无能的上司对克鲁纳心怀嫉妒,后来发展为反感,再后来就是厌恶。排挤、打击、刁难随之出现,幸亏有个赏识克鲁纳的将军罩着他。同时,基层的欢迎也使得上司难以下手。上司再不济,也要考虑下面的反响。而“西贡军方电台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多对节目表示赞扬的信件,那些打仗的小伙子实在是太喜欢他的节目了”。所以,面对着克鲁纳在下面的成功,上面也只能生闷气,顶多给他个玻璃小鞋穿穿。但到了拒绝播出官方稿件时,上司手里就有了尚方宝剑,可以砸他的饭碗了。于是,克鲁纳被革职。喜剧的表演最终完成了悲剧的使命。

这种“上司讨厌的能人”在企业中也并不少见。如果从更广阔、更全面的角度看,这部电影还反映出一种管理中的普遍现象,即“中层尴尬”。

任何组织都要划分层次,都会形成中层。中层的情况如何,对于组织运转有着极大影响。然而,中层既不做出战略决策,又不承担实际操作,单纯从经济效益着眼,中层似乎没有积极作用,甚至不要中层更好。但是,对于大型组织来讲,没有中层,就无法实现上层与下层的整体配合。所以,中层又是非要不可的。在组织运行中,中层的使命,就是承上启下,整合整个组织。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几乎很难完全实现,现实中的中层,往往不是同上层闹矛盾,就是同下层有冲突,甚至同上下都翻脸。一旦到了中层对上下都翻脸的地步,那么“承上启下”就会变为“抗上欺下”,这个组织体系,就需要动大手术了。《早安越南》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它反映的只是中层尴尬之一——“抗上”。

播音主持克鲁纳,同真正的组织中层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他不属于军队等级链。但是,他的作用,恰恰是传递军队上层的意图,鼓舞士兵的斗志,是军方信息的中介。在信息传递意义上,说他是中层也未尝不可。他的准确定位,同企业内部的报刊电台很相似。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内刊有声有色,而有的企业内刊则无声无臭。但有声有色的内刊,往往会在上层引发争议。即使是社会上的报刊,也有这种现象,那种老百姓喜欢看的,被“整顿”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而那种“传声筒”,上面很满意,老百姓却不买账。推而广之,包括组织等级链上具有指挥命令权的中层,也有这种“上服下不服”或者“下拥上不满”的现象。因而,对中层的尴尬现象,很值得管理学界专门研究。

《早安越南》反映出许多与中层相关的问题。第一,是中层是否需要创造性。很多高管,都有意无意地希望中层服服帖帖,俯首听命。然而,事情总是两方面的。俯首听命的中层,绝不会同上层发生冲突,但也没有任何创造力。这种中层往往是上司最放心的,因为他们听话;但又是最不满意的,因为他们无法推进事业。上司必须在“听话”和“事业”之间寻求平衡。如果上司压根儿没有事业心,那么,不听话的中层就根本不会被用。当一个最高领导人志得意满,为自己的绝对权威没有任何挑战而自豪时,那么,组织的创造力也就走到头了(可能这种组织也会出现某种所谓“创新”,但这种“创新”只是最高领导人的个人意图,而不是整个组织的整合行为)。电影中克鲁纳能够被美国军方发现并聘用,说明美国军方的高层不全是酒囊饭袋,他们还是试图在越南创造出奇迹来。从这一角度讲,聘用克鲁纳是明智的也是有效的。从电影也可以看出,克鲁纳在凝聚军心、营造有利氛围、适应士兵需要方面,具有将军也起不到的作用。但是,军方要收到这种成效,就要承受下面对上层的讽刺和调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早安越南》的悲剧,根本原因在于克鲁纳所表现的创造性,与美军高层的战略意图和价值取向相违背。这一冲突,就连罩着克鲁纳的将军也无法解决。然而,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与电影限定的条件不一样,有了可选项。创造性的中层,一旦同高层发生冲突乃至对抗,那么,就需要重新审视高层战略和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二,是下情上达问题。管理不仅需要上情下达,而且需要下情上达。如果中层不能反映下情,那么,发生抗上的概率也不会高。而能够抗上的中层,没有下层的支持,起码底气不足。所以,高管要想真正了解下情,还离不开敢于抗上的中层。以《宰相刘罗锅》为例,假如乾隆真正以国事为重,而且遇到了一位整天给皇帝找茬的主儿,那么恭喜你,你遇到的起码不会是和珅。至于这个人是不是罗锅刘墉,当然还需要再考察。而考察的主题,就是看他的抗上有没有“群众基础”。中层在对下情的反映上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对于领导的个人权威来说,抗上可怕;但对于事业发展来说,欺下更可怕。许多领导人,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熏陶下的领导人,往往既要下属对自己服服帖帖,但又担心下属蒙骗自己。这实际上又是一种两难处境。一般来说,服服帖帖就意味着信息的单向传递,根本没有反馈校正的机制,受蒙蔽甚至受欺骗的几率就会大大上升。而要有信息的双向沟通,难免会使上面不愉快甚至难堪。电影《早安越南》中的克鲁纳,他的播音,不但战士在听,高级将领也在听。在这种播出中,表达出了下层的情绪和动向。高层是庆幸在这种抗上中了解到下面的真实情况,还是恼火下面对上面的不敬,是对领导能力的一种考验。

第三,中层的性质不一样,上司可以容忍的抗上程度也不一样。组织理论中,经常会出现直线组织和职能组织、指挥系统与参谋系统的关系论证。教科书上的讨论,虽然言之凿凿,但如果缺乏实战经验,总会觉得隔靴搔痒。实际上,现实中的经营,这个问题极为简单。所谓直线,属于综合性质;所谓职能,属于分解性质。所谓指挥系统,信息方向主要向下;所谓参谋系统,信息方向主要向上。所以,对于不同的中层,上司能够给予的自由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直线指挥系统的自由度最小,而职能部门在专业问题上就有较大自主权,参谋系统的自由度最大。正因为如此,美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克鲁纳“胡说八道”,但决不会允许下级军官抗命不从。如果高层领导人混淆了这种差别,那么就可能加剧中层的尴尬。在一定意义上,过于扩大指挥系统的抗上能力,和过于压制参谋系统的异见能力,后果同样可怕。《早安越南》中的播音主持,对军队高层只能起到资讯参谋作用,而电影中对克鲁纳的处理,恰好是把他当作与作战部队一样的下级军官来进行的。现实企业的管理中,高管必须明白,你可以要求一个下属服从你,也可以要求一个下属批评你,但你无法要求一个下属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事件上既服从上司又批评上司。这种上下关系如何处理,与领导水平关系极大。假如克鲁纳的直接上司不是那么小肚鸡肠,那么,中层的这种尴尬不至于发展为悲剧。

最后,还有中层的自身定位。美军对越南的侵略性质,决定了克鲁纳无法认同这个战争体系。因此,他的离开是肯定的。即使没有被解职,按照剧情的发展逻辑,他也会早晚离开那个破电台。他之所以在那儿犹豫,是因为对士兵的感情和对主持人事业(不是对战争事业)的执着。当他同这个体系格格不入时,他是无力反抗整个体系的。当他爱上了越南,甚至还爱上了一个当地女孩时,这种矛盾就不可调和了。而这个女孩的弟弟还是对付美军的地下游击队员,就更把克鲁纳的尴尬变为不可化解的对抗了。电影无法跳出这种对抗,然而现实中的公司经营却不然。许多人把经营比作战争,但毕竟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经商不同于打仗,不一定非得要你死我活。现实中的中层,一旦在服从与对抗之间陷入尴尬,就需要作出判断,是在原地消解,还是另谋高就?跳槽不失为出路之一,尤其是在对抗已经不能化解之时。

在管理实践中,所谓“组织扁平化”,所谓“协商机制”,都同消解中层尴尬紧密相关。然而,无论如何扁平,怎样协商,都无法彻底根除这种尴尬。实践中总有一种避难就易的倾向,就是希望用制度变革、组织调整等比较省事的手法,回避开难缠的“人”的问题。实际上,任何组织措施,都需要通过人来发挥作用。所以,真正解决中层尴尬,除了组织变革,还需要上层善待中层,中层恰当定位,下层积极推动,通过“人”的作用形成真正的组织合力。上层是唐太宗还是秦始皇,具有决定作用;而中层是当刘墉还是当和珅,其职责是军师还是先锋,自己必须心里清楚;下层能否顺顺当当表达出对中层和上层的好恶,对协调层次关系起到助推作用,会在“组织力学”中添加相应的矢量。三管齐下,有望能把中层尴尬降至低限。

电影主题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louis Armstrong

歌手:Various Artists

Louis Armstrong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I see them bloom for me and you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The bright blessed day, the dark sacred night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