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技术积累

研发体系中,关键业务能力、核心资源、技术平台都需要企业有意识地投入足够资源才能获得,是实打实的真功夫,没办法抄近路、走捷径。一旦构建起产品平台和关键技能的优势,就可以持续提升企业的研发效率。

一个有效的研发体系必须能够不断识别关键能力的建设重点,并促进其持续获得积累。比如某高科技公司,在研发体系中设立总工程师,负责技术路线制定、产品平台化的建设与运用、预研技术的商用化推广;将原来分离在不同事业部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采用若干技术平台支撑公司的主流产品,对公司产品交付带来积极影响。

◎​ 小结

企业研发体系有效性的四个标准中,获得市场成功和凸显关键能力,主要是关注结果;研发活动具有效率和质量,主要关注研发体系运作过程;最后的促进技术积累,体现了对公司业务持续发展的支撑。

某手机厂商的研发总监力图判断其研发体系是否有效。主要情况如下:

从内部看,该公司的研发管理体系没有明显缺陷。从研发周期和项目数量来看,该公司与行业主要对手相比并不逊色;手机研发过程比较顺畅,跨部门协作并不存在障碍;其研发团队异常忙碌,每个工程师都憋着一股劲儿,致力于研发出好产品。如果将研发体系的目标定义为“多快好省”,而该公司已经占了“多、快、省”三个字。

从市场看,该公司的手机在市场上明显缺乏竞争力。尽管每年推出了比竞争对手款式更多的手机,却没有受市场追捧的爆款机型,甚至缺乏能够让人记得住的机型;手机的平均售价远低于主流厂商,公司整体的利润情况堪忧。

如何评价该公司的研发体系?

第一条,“获得市场成功”。从市场竞争角度,该公司凭借机海战术在行业中拼杀,产品乏善可陈,结果在市场上铩羽而归,它的产品战略并不奏效。这一条显然不得分。

第二条,“关键能力凸显竞争优势”。手机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同时市场要求手机具有鲜明的特点,这样才能被某类典型客户接受。令人遗憾的是,该公司注重换代速度,推出的手机却缺乏特色。因此,这项只能得低分。

第三条,“研发活动具有效率和质量”。该公司的研发管理体系比较规范,项目团队的工作也很守规矩,职业化素质较高。这项得高分。

第四条,“促进技术积累”。该公司在新机型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对于新功能、新技术、新材料的前瞻性研究与储备,则投入比较有限,技术积累进程缓慢。因此,这项也得低分。

根据上述分析,有充足的理由断定,该公司的研发体系是低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