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则昭然。
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字释
根:根基,根据,根源。
君:主宰,主人。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辎重:给军队提供物质保障、对作战部队提供后勤补给、保养等勤务支援的人员、装备、车辆。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子兵法·军争》)。
荣观:帛书本作“环观”,均释为营卫,即环绕保卫之形。
燕处:燕,安逸,安乐。燕处,安逸居处。
昭然:昭,光明,昭然指将辎重处于清晰光明之处。
万乘:乘指兵车,万乘指兵车之多。春秋时,每乘战车配卒75人(也有配100人),真的1万乘仅士兵就要有75万人。因此,春秋之世,其实没有诸侯国有1万乘军队,晋国最高峰时有六军,达到5000乘。
轻:轻视,不重视。
本:根本,即根。
翻译
厚重是轻浮的根基,安静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圣人无论去哪里,辎重物资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虽然有卫士防守看护,即使悠闲停留也始终不容马虎。
为什么统领万乘之兵的王侯,要将自己的身体看得比天下轻呢?
轻浮就失去根本,躁动就失去主见。
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