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了解客户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主要包括:
生产的主要产品或者提供的主要服务是什么?
客户在其行业中的地位如何?
客户有哪些主要的竞争对手?
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的优势是什么?
客户的客户是谁?
客户的财务状况如何?
客户下一步的战略发展方向是什么?
客户目前遇到的主要发展问题是什么?
客户在信誉方面有没有不良记录?
客户目前在招聘什么样的人员?
客户最近有没有正面或负面的新闻?等等。
正所谓“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对客户越了解,越能够提升拜访客户的成功率。
这些信息看起来繁多,实际上在公开信息上都能找到,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客户官网、财报或者搜索引擎查询,关键是对这件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犯懒。
“客户知识”中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对于客户关键人员的了解,我们需要知道:
客户的大致组织架构,尤其是与目标业务相关部分的组织架构(也可称之为“决策链”)。
客户一把手的履历,以及他最近发表的言论或相关的报道等。
与我们业务对口部门负责人的姓名、简介、职位KPI(这一点很关键)、业内口碑、个人喜好等。
客户主要人员中有没有我们竞争对手的“支持者”。
对于我们的业务,哪些人具有决策权、哪些人具有否决权。
客户主要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
有些读者可能会问:“对于客户成员要了解这么详细吗?提前获取这些信息是不是有点难?”没错,万事开头难,但当你熟悉了客户所在的行业,快速变成里面的“虫子”之后,再想得到客户的这些信息就不会觉得难了。
举个例子:我的部门里有个大客户销售小张,他的客户主要来自建材行业,因为是物流公司的销售业务,平常接触最多的是建材行业的供应链总监。
我发现他有一个习惯——浏览招聘网站,开始我以为他想跳槽,后来和他谈心,向我透露了这个快速了解客户的秘密。
原来小张看的是建材行业客户的招聘信息,他会重点留意三项内容:
客户留下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这样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客户。
看这个客户在招聘什么样的人员,比如客户在招聘电商渠道销售总监,而原来这个客户并没有这个岗位,就能推断出客户要重点关注电商渠道了,那么这个渠道的物流业务自然也会增加。有些招聘方不会写公司名称,或者只是猎头发的信息,但小王通过招聘内容的蛛丝马迹大致能判断出来是哪家客户在招聘。
重点关注客户是不是在招聘供应链负责人,如果是,他会把信息详细记录下来并暗中调查,看看这个供应链总监是不是马上要离职或者高升了。如果要离职,下一个东家是谁;如果是高升,下一个职位是什么,这样就能提前做准备。
因为小王的“有心”和“细心”,他了解的这些信息为他打入建材行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甚至后来有些建材客户在招聘供应链总监的时候,会找小王推荐或者了解计划招聘的目标人员。
如果小王推荐成功了,那位供应链总监是不是会欠他一个大人情?事实是小王真的推荐成功了两三个人,没事的时候他还会拉着那几位供应链总监小酌一下。
到了这种程度,你还会觉得“知客户”是一件很难的事吗?同理,你还会觉得“知行业”是一件很难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