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看,就是一个小结论。“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仍然是《易经》中的原话。任何对立的事物,都可能发生相互转变。我们该怎么去辨析它?理解它呢?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阴暗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光明面。从个人来说,也要看到自己精神上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更要明白自己的精神中的两面性是如何发生转化的。
我有一个师兄,一天到晚老爱责骂自己,以前见面了常常就说:“师兄啊,你不晓得,我这个人龌龊得很啊!随时都有偷心、恶毒心,好后悔啊!”我就对他说:“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啊!你对佛法和上师的信心都非常足,这么多年来,我们其他师兄弟几乎没有给师父什么供养,都是你一人承担的。有人遇到困难,你也是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别人啊!”但是呢,他也有个问题,就是没有恒心。你让他打坐念经,他就是坐不住,念不下去;你让他数息观想,他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你让他念佛持咒他搞两天又没劲了,总之,就是心定不住。所以我们要看到,其实每个人都有光明的一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尽量把注意力投放到自己的光明面上,这样一来,你阴暗的那一面,不用去管它、理会它,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减少,甚至消失了。
面对自己的心性如此,面对社会生活也同样应该如此。我以前在报社工作,就有很深的体会。那里知识分子多,接触到的社会阴暗面也比一般人多,所以我们听到的怨言也比较多,对社会抨击性的语言也很多。这个也有问题啊!因为很多人都不停地去找社会的、制度的阴暗面,却忽略了很多光明面。
比如春节期间,我们看电视就知道,那些国家领导人,哪一个是能回家过年的呢?胥老师的一个师兄在博客上转了温总理在山上指挥抗击冰雪灾害的照片,那副面容,我看了都很心疼,真正是很可怜啊!因为你能看得出来,面对受灾的群众,他是真正着急、真正伤心啊!这些就是政府的光明面嘛。但是,很多人往往是看不到这些,不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社会有阴暗面,就一定有光明面,只不过处在此消彼长的状态中,就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立足当下,多检视于自己,看自己能否为社会走向光明面而多尽一分力。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个善,你只要体会得到、继承得到,并且一代代传承它,就肯定能明了这一阴一阳之道,就肯定能明了心的本性。我们套用《道德经》上的语句,那就是至善无善,大善不善,无善而无不善。
“至善”,是达到了顶尖的善。对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我们了解清楚、认识透彻之后,这些社会现象变化背后的大道,我们也就清楚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处于一种善的地位、有利的地位,就不会产生不好的结局。“成之者性也”,你能够完成它、成就它,成就这一阴一阳的变化之道,就是因为你的本性与大道变化的本体是相通的,你就是大道手中的一枚棋子,当然能够成就其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