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是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创新的源动力。
对于个人、由人组成的企业、企业构成的商业和市场以及逐步市场化的社会来说,利润的作用都是相同的。个人需要获得收入以覆盖生活成本,剩余利润要投入到自身的发展上。例如,接受更多的培训和教育、购买书籍、获得营养均衡的美食、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乃至寻求安稳的住所、抚育下一代等等,这些个人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人利润的支持。追求这些需求的满足,能激发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热情,为自己所在的企业带来进一步的精进。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在于对利润本质的正确理解,以及更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企业获得利润的程度以及对利润的分配方案,能否支持公司积极开展创新、抵御风险、持续获得增长,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生命质量。
而另一方面,一个稳定的商业环境,是市场资源得以高效调配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动力。特别是在商业化程度极高的今天,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不能忽略商业这个组成部分。最终,高效的社会以及利润和资源的分配方式,又对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感和创造力。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引领着我们不断创造历史和未来。社会和个人财富、各个领域的积极改善,如滚雪球一般迅速扩大。(图:1-2)
然而,这一切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于人。人发明了工具、运用新科技,提升了生产力,带来了利润;人逐步改善了利润分配的制度,逐步摸索并实现各个领域内的创新,并结合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塑造现在,改写未来。
人创造了利润,利润塑造了人-就是我心目中最简单的关于利润本质的陈述!任何一个组织或公司,不能依靠团体内的人来创造利润,它必将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商业价值主体正在迅速转移,利润亦如是。一份美食本身能给商人带来的利润,绝比不上能制造这份美食的配方。这个配方很可能只是一组存在计算机中的数据,但却有更高的价值;一份服装设计图纸所带来的利润和价值,肯定会超过一件按照这份图纸设计出来的衣服;一份可以治疗癌症的药品配方,其价值一定高过这款药本身;一款CPU的设计图纸,毫无疑问地会超过按照其生产出来的一颗CPU的价值……
让我们来看看2018年企业的实际情况。
2018年1月,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表1-1)
1:苹果公司 2:Alphabet公司(控股谷歌的伞形公司)3:微软 4:亚马逊 5:腾讯控股 6:Facebook公司(脸书)7:伯克希尔-哈撒韦 8:阿里巴巴 9:摩根大通 10:中国工商银行。
市值排名 | 公司名称 | 市值(亿美元) | 行业 |
---|---|---|---|
1 | 苹果 | 8858.88 | 消费电子 |
2 | Alphabet | 8251.05 | 互联网 |
3 | 微软 | 7257.14 | 互联网 |
4 | 亚马逊 | 6756.09 | 互联网 |
5 | 腾讯控股 | 5724.75 | 互联网 |
6 | 5517.97 | 互联网 | |
7 | 伯克希尔-哈撒韦 | 5365 | 保险 |
8 | 阿里巴巴 | 5256 | 互联网 |
9 | 摩根大通 | 4035.98 | 银行 |
10 | 中国工商银行 | 3958.31 | 银行 |
表1-1:2018年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
由表1-1可以看出,全球前十大公司,只有排名位于第一位的苹果公司,算是唯一一家有实物产品的企业,其他的9家公司,完全不生产销售任何实物产品。然而,根据应用程序情报公司Sensor Tower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苹果的APP Store 在2017年产生了385亿美元的利润,几乎占苹果公司全年利润的一半。通过简单的分析就不难看出,APP Store这部分利润的获得,相对于研发生产并销售实物产品来说,更加容易:苹果仅仅通过授权IOS开发者在APP Store上线自己的应用软件产品,就获得了如此丰厚的利润。
创业公司也一样,如前文提到过的唱吧、37signals、 MailBox、Path、 Instagram 、Whatsapp和小红书等等,都是数字科技领域内的创业公司。短短几年,就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利润和企业价值。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未来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依赖于人对科技的应用,依赖于人在比特信息的洪流中,发现并组织能带来商业价值的软件和数据信息,再通过科技将数据信息与商业模式的结合,获取巨大利润。
人类与科技共同进化,商业也与科技一起进化。此外,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比特信息洪流本身并不能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商业形式。人类现在每天产生的数字信息量,超过之前所有人类历史所创造的信息量。繁杂的海量信息除了对人类自身产生干扰之外,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我们每秒能够处理的信息实际上大约只有16-50比特”,而“人的感觉系统每秒都在向大脑传递着11,000,000的信息”(注1-6)因此,能够引起使用者注意,并获得商业价值的有效信息少得可怜。人体本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决定了我们不能任意有效地传递信息和数据。这就要求那些组织处理这些数据以及编制数据算法的人,具有极其深邃的智慧和技能,才能帮助以“数据”为产品的公司,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显然,这类企业的员工都是知识型工作者,因为你无法像搬麻袋一样用体力完成算法的编写。
同样,即便是一家以生产实物型产品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企业,也面临着对知识型员工的巨大需求。大规模工业生产,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同质化的产品。全方位雷同的实物型商品,除了以价格、渠道、营销手段展开竞争之外,别无其他获利方法。一味地拼价格、铺渠道以及投入高昂的广告费用,都会让已经薄如刀刃的利润“雪上加霜”。只有通过知识型人员的创造能力,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客户需求和成本要求的产品。从对实物型产品的材料研究、到工业设计、再到封装测试以及价值提炼和商业模式设计,需要更多知识型人员的努力,才能获得高于同行的利润,获得企业赖以发展和生存的资本。
对于现代知识型工作者,十分合乎时代要求的定义是由物理学家和科普作者万维钢提出的。他在自己的著作《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一书中提到:
“我想在这本书中讲些一个现代人应该有,而且只有现代人才可能有的 ‘智识’-智慧和见识。要想理解这个现代世界,乃至做些决策,就得有这种智识”。“智识的思想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就能被理解和掌握,它们已经在科学家、哲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创业者、大学师生以及各行各业中对现代世界保持敏感兴趣的人群中传播。这些人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知识分子’,而是 ‘智识分子’。” (注1-7)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独立的学科研究开始转向多学科交叉共生的状态。某个学科的专业人员,不能理解另外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很难在新时代获得成功。智识分子就是能将多个领域的知识、观点、研究办法加以糅合的新型知识工作者。我相信,未来的商业社会中,只有他们才可能创造出能获取丰厚利润的企业。
在数据商业时代,与智识分子一起创办的企业,往往会造成符合“马太效应”的利润分配格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注1-8)这些公司将会“赢者通吃”,占有社会利润的绝大多数。反过来,在能够获得丰厚利润的组织中,智识分子的数量和能力也会大大提升。利润可以让智识分子们采取更高效的科技手段来完成工作,同时还能够支持他们去学习更多跨领域的专业知识、参加更多的培训,提升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经济学上的观点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著名的“科斯定律”(注1-9)认为: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资源最终会流向对它使用最好的人的手里。当经济学家总结出这个理论时,社会的交易成本很高,因此,科斯定律所阐述的“市场均衡器”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明显。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然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在不远的未来,交易成本或将趋向于零。那么,生产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终将流向那些深谙数字时代商业利润来源的公司。
而且,你会发现,创立这样的企业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一个十几人、几十人的团队,再加上科技对他们的赋能,就可以做到。
最终,他们会像“黑洞”一样,吸干每一份能产生丰厚利润的资源,一滴也不剩。
在明确了利润本质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风险资本”对于“未来商业利润的产生方式”以及“利润与高潜牛人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所持有的观点。
我相信弄清楚这一点,对于创业公司和急待变革的企业来说,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