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管理的“自然”之道——为何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

曾伟教授:大愿师父刚才用花和蝴蝶的例子启发我们,要我们像花一样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然后去吸引事业成功的“蝴蝶”,而不要只是去追逐成功,因为追逐成功往往辛苦而收效甚微。

大愿法师:对。

曾伟教授:但花能做到这一点,人却往往做不到。因为花不会起心动念,它不是故意去吸引蝴蝶的,所以它做得到。而人会起心动念,总是有很强的目的性,会故意吸引“蝴蝶”过来。他做不到像花一样自然绽放,事业成功的“蝴蝶”还会自然而然地飞过来吗?

大愿法师:曾教授非常敏锐,我们看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其实是什么呢?

你说难,它就千难万险;你说不难,它一点都不难。为什么?正如你刚才所说,花绽放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的,花没有一个动机,说:“啊!我要盛开,我要吸引蝴蝶。”

其实,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啊。我们的生命,当我们没有机巧的心、没有虚伪的心、没有造作的心、没有贪嗔痴心的时候,成就的是什么心?是戒、定、慧的心。

戒心是什么?安心。

定心是什么?心有力量。

慧心是什么?觉醒。

当我的心回到一个本然状态的时候,回到一个天性状态的时候,“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当我率性而行的时候,就是我的生命自然绽放的过程。人人都有佛性,它自然地绽放出来,这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个意思。

 

鲜花绽放生命的芬芳,它是自然绽放的过程,它没有要吸引谁。它在深山里面是如此绽放,它在城市里也如此绽放,它没有分别心,没有机巧心。我们人的心从本质上讲与鲜花一样,也可以而且也应该是自然绽放的。这一点与鲜花没什么不同,只是要懂得让我们的心回归本然的状态。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我们有了太多的机巧。很多事情原本是很单纯的,但是我们的心有太多的造作。结果,我们就把绽放的过程弄得很复杂,把我们自己也弄得非常累。

所以,要没有企图心、没有造作心,只是一个自然绽放的过程。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禅宗的法门。什么法门?平常心之道,平常心就是生命自然绽放的心。

然后做一个无心道人。什么是无心道人?让生命自然绽放,像鲜花自然盛开一样,自然地让生命本然的这种芬芳绽放出来,这样就是无心道人。

 

《金刚经》上说“离相修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就能成佛。《金刚经》的原文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说的什么呢?无相修善,即得成就无上菩提,即得成佛。

什么是寿者相?有企图心,有目的心,绽放是为了吸引这只蝴蝶来,这就是企图心。我从这一点要到那一点,这就是寿者相,就是企图心。

我们从这一点到那一点,“相”上面有没有?一定有。企业从小到大,从一家很小的企业到优秀企业、卓越企业、跨国企业,这个自然的过程是有的,“相”上面是有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我的心可不可以迷在里面?迷在这个“小”或“大”的“相”当中?可不可以迷在所谓的优秀和卓越的“相”当中?不可以。如果你这样的话,企业任何一点波动都会让你情绪起伏,妄念丛生,就会让你失去定力,失去觉知和清醒,最终让你错误地决策,从而导致失败。

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垮的,没有一个垮掉的企业是老板自己故意搞垮的。但天天都有垮掉的企业,就是因为老板的心迷呀。我们的心不可以迷在里面,不论企业怎么发展,我们的心仍要不被外在的发展所摇动,不跟随它转。我们的心还是一个:让自己的生命增值,让心觉醒,让生命力旺盛。无论外在有什么波动,我的心都只是自然地绽放,涌现鲜活的智慧,绽放慈悲,释放善意,单向度地去释放这种善心。

这时候,外在会有波动,有变化,但我的心不会跟着它跑,为什么?因为我的心遍满了。在“相”上面,事情从这里到那里,但是,我的心呢?它一开始就是满的,所以不管你在里面怎么跑,都是在我心里,这就是无寿者相,也是无我、无人、无众生相,这样就对了。

 

曾伟教授:师父讲到自然。有些老板会说:“如果按照自然,我原来就是一个农民,我是洗脚上田的。因为我想改变自己,一路拼搏,才有今天。如果按照我原来自然的状态,我哪有今天呢?”

对于打工的也是一样,他原来的自然状态可能在湖南、湖北一个山村里头,就是因为不甘于这种自然状态,才到广东来求发展,才有今天。

所以,当师父说出我们不要有这些相时,他们会说:“如果是安于自然,我就没有今天了。”我想问,这里是否有矛盾呢?

 

大愿法师:这里其实牵涉到语言局限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大家指的大自然,也不是指我们外在的现象界这种本来的相,我们所说的自然本质上是指什么?指我们的佛性或者万物的法性,也就是遍满法界的能量。万事万物都具备这种能量,在人身上就体现为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动物有、植物有、山河大地都有呀!地震有能量吗?台风有能量吗?都有!

心的生命力一直被种种“我”加上去的各种妄念蒙蔽,我让它释放出来,这样的过程就叫自然。不是“我要安于平庸”、“我要安于现状”,这应该不是自然,而是反自然,为什么?因为生命的能量、生命的创造力、生命的活力完全被你控制住了,完全被压抑了,能说自然吗?这叫束缚。

曾伟教授:师父,我这样理解对吗?其实自然,更多的是从性上,而不是从相上来说。

大愿法师:对,你说生命力,或者生命能量,或者法性,都对。

曾伟教授:这就是六祖慧能讲的“本自具足”。

大愿法师:对,这是真正的自然,它不是指现象界的种种的相。当我们一直安于现象界的这些相,就最大地束缚了自己的生命力。

曾伟教授:是反自然,不自然。

大愿法师: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你把自然束缚得紧紧的,完全没有了活力了,怎么会是自然呢?是最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