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问题
奖金发放模式固化;
奖金分配人人有份;
奖金与利润、成本、效益关系不密切。
奖励,顾名思义,表现好才能获得;
奖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是超目标之外的激励性收入。
奖金管理的核心是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奖金的管理依据。
有没有奖金取决于目标,达成或超过目标才存在奖金发放问题;
奖金总额多少取决于目标,超额目标的比例越高奖金总额就越多。
不想发放奖金,可以将目标设定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地方;
想多发奖金,可以将目标设定在容易达到的水平上。
利润目标、成本目标、绩效目标都有连续性依据;
目标存量、增量,分配比设定完成,奖金核算一目了然。
2.企业奖金机制功能
图11-7 绩效奖励机制管理内涵
贫穷或富有压岁钱总要给,这是家庭观念;
盈利或亏损奖金总要发,这是管理理念;
暂且不论对错,但这种奖金发放的激励性低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企业必须树立奖金是大家创造出来的观念;
奖金不是企业给大家的福利,而是大家努力创造出来的利益。
不努力、不奋斗或达不成设定的目标就没有奖金。
激励意识转变,企业才能活化奖金激励机制功能。
每个人给一万元奖金等于没有发奖金,道理都懂,但大家还是这样做。
奖金的发放不能像分发福利,唯恐遗漏了什么人;
有人多拿、有人少拿、有人不拿,才能真正形成激励与促进效果。
3.利益驱动之奖金管理
福利性、见者有份的奖金管理模式,本质上没什么激励功能。
许多经营管理者,到了年终就必须考虑奖金发放这个头疼的问题。
不管企业经营管理效益如何,奖金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是最理想的结果。如此,奖金才能取得一点工作激励效果。如果奖金比上一年还少,不仅没有激励效果,还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由此,企业都会把奖金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会轻易增加,更不敢轻易减少,除非企业经营管理状态发生了比较大的起伏。
这样的奖金发放方式其实与享受福利没有区别。
正因为奖金发放类似福利发放,因此,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奖金数量不能有太大的差距。奖金发放与价值创造、能力体现、绩效结果没有直接关系。
这样的观念与现象不改变,其实发不发奖金没有意义。
从组织激励与文化竞争力培育的立场出发,企业有没有奖金,有多少奖金,必须有依据。这个根本依据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或者说利润结果状态。
其实办法也很简单。
企业的存量利润与存量薪酬挂钩;
即去年的利润目标与去年的薪酬总额挂钩。
利润没有增量则不存在奖金发放和薪酬总额增加的问题。
企业并非始终处于发展增长过程中;
目标的设定就成了奖金发放和薪酬增加的关键杠杆。
利润增量与总额挂钩之外,模块的成本、岗位的绩效也与薪酬奖金分配挂钩。
有超目标利润,才存在奖金与薪酬增加的核算问题。
奖金与薪酬激励管控的关键,在于一次性奖励与薪酬晋升数额比例的设定。
超目标量计提出的总额,百分之多少用于奖励,百分之多少用于薪酬晋级。
薪酬晋级为长期激励,其成本远远高于一次性激励。
发不发奖金,给不给薪酬晋级,必须要有一套公正、公平、公开的制度规则;
否则,可能花了钱却没有正向激励效果。
4.高管经营会讨论重点
(1)企业奖金总额是否有明确的核算标准?
(2)奖金分配是否与利润、成本、绩效挂钩?
(3)奖金分配原则与办法是否人人皆知?
(4)企业处于营收规模与利润衰退状态如何发放奖金?
(5)奖金分配是否人人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