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当经营权和使用权发展到极致之时,势必有结构性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是全方位的,从所有权到经营权,从企业之间到产业之间,经过各个层面的重组、并购、剥离等,达到更高层次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均衡状态。
公司制度的诞生至今400余年,而并购重组的兴起至今不过百余年,所以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这种调整最为明显、最为激烈也最终会产生惊人结果的时代。H.肯特·贝克和哈利勒·基马兹合著的《资本重组的艺术》一书,是了解这个时代企业重组原理与艺术的最杰出著作之一。
企业重组是比较大而全的概念,包含了兼并、收购、分离、剥离、债务重整等各个方面,但并购仍然是皇冠上一颗最亮明珠,本书亦是如此,大部分着墨企业并购。因此,与其他著作无异的是,本书同样对并购交易的整个过程做了非常专业和简练的分析。但是,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言,本书着重会向人们展示的是如何通过并购实现股东的价值最大化。
通过并购交易,对资源实现二次配置,从而达到股东利益甚至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效果,是任何一起并购交易及其并购交易当事方都必须认真考虑的最核心的问题。因此,并购交易的估值可以说是整个并购交易的灵魂因素。本书对并购交易估值的讨论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本书对资本重组论述最为艺术性的一部分。
当然,任何一本讲并购估值的书,绝不可能离开并购交易估值的基础方法。本书在该部分同样非常专业地将并购估值的基本方法、基础资产法、收益乘数法、现金流折现法及企业价值法等一一呈现。一般专著往往写到此为止。但本书作者继续引领读者深入并购交易估值最具有理论艺术性和战略实操艺术性的部分,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的结合对企业并购战略计划及其实施的影响, 以及控制权溢价、少数股权折让对并购交易估值的影响。
实物期权有别于我们平时接触的股票期权、股指期权等金融期权。莫西鲁曼曾写道:“用金融的观点来看,企业投资更似一系列的期权,而不是稳定的现金流。”因此,实物期权是公司在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下所选择的保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战略及战术决策,包括放弃、扩展、缩收、转换等。而在并购交易中,实物期权的应用是需结合博弈论来对估值进行战略调整。企业无时无刻不处在竞争的环境中,而有竞争就会有博弈。这种博弈绝非二人零和博弈,而是纳什非合作均衡博弈。并购交易就是寻求纳什均衡解,并购交易中的实物期权就是寻求均衡过程中的行为策略集。因此,并购交易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基础估值方法得出估值的具体数据,但是在衡量股东利益最大化时,往往需要用到纳什博弈均衡。虽然纳什均衡解可以通过不动点数学理论求得,但是在并购交易的万千变化中,最终决定结果的还是交易各方。
并购交易估值中另外一个极具争议和理论艺术性的问题是并购交易中的控制权溢价。控制权溢价的基本表述是,在企业收购过程中,对企业有控制权的那部分股权,交易价格较均价要高。那么控制权溢价是否合理,他的法律意义和金融意义分别要考虑哪些因素,其与少数股东利益的关系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本书中你都可以找到希望的答案。
综上所述,《资本重组的艺术》一书虽然没有托马斯·潘恩的《常识》那样字斟句酌,但对任何一个从事公司业务、为企业家服务甚至身为企业家的人而言绝对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