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囤货,把货铺下去
不能货铺,一切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烂市场”的特征是合作网点少,客情基础差,甚至出现了信任危机,而市场破冰第一原则是速度,解决此项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赊销铺货。
赊销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把握好两点便可以利大于弊:一是设定单人赊销家数上限,这样业务员就会选择最适合的终端店进行赊销;二是设定单店赊销件数上限,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退货的风险。
2.做陈列,把货摆出来
没有陈列的分销不是真正的分销,不以动销为目的的铺货不是真正的铺货。陈列的核心原则:店外看得见(陈列生动化要醒目,地堆要足够大),店内到处见(店内货架、冰柜、多点、地堆等随处可见)。
陈列费用要机动而为,不可固定不变,“烂市场”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终端店不卖货,靠“吃陈列”。陈列费的支付要与接货量或者销售量挂钩。例如:基础陈列要求收银台附近摆放10件,奖励陈列费用1件,其他陈列费用的支持为多摆放1件奖励1瓶,月度销量达100件叠加奖励1件。
3.做告知,把货容易卖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告知,告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促销内容、促销价格、产品信息等,常见的确保消费者告知方式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告示海报的张贴,要求业务员作业,与终端店老板保持联系,与陈列费挂钩。
第二步:业务员日常线路拜访维护,使用终端系统照片上传,随时接受检核。
第三步:品牌商、经销商稽查部人员进行巡查,确保告知牌的数量和质量。
4.做奖励,卖更多货
恰到好处的奖励可以有效激发团队的销售潜力,常见的奖励模式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将区域市场按照片区规划,注意渠道、网点数量和质量的分布。
第二步:制定区域的铺货家数目标、铺货件数目标、月底回款目标、陈列家数目标、样板店打造目标等其中的1~2种,建议不超过2种目标,否则就会造成混乱。
第三步:确定单日最低目标,这是目标跟进的最小单位。
第四步:明确日度、月度激励政策。例如:当日达成奖励30元,月底累计达成再奖励1000元,当日未达成处罚30元,月底累计达成再奖励500元,月底未达成,奖励全部扣回,处罚不免。
第五步:月底达成综合排名,奖励团队的前20%,随名次逐级递减。
最后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经销商老板或者总经理负责货源供应、物料制作、配送等保障,销售主管负责每日数据追踪,重点门店形象布建,并及时帮扶落后人员,确保按照目标推进,财务或者文员负责陈列协议、费用的审核及每日达成奖励的发放,销售经理负责活动整体培训及市场走访,齐心协力,确保一线作战人员的销售工作。
写在最后:
快消品行业早已进入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时代,迫于品牌商的销售压力,产品低价窜货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老品价格被击穿,毛利不能支持公司盈利。与此同时,老货龄产品也日益增多,最终导致经销商服务能力下降,于是一个又一个“烂市场”被制造出来。
破局“烂市场”一方面可以是品牌商提高高毛利新品的推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四定”“四做”挽救市场,但是更希望看到的是品牌商合理规划任务指标,严抓市场秩序,确保市场良性发展,毕竟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