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2013-2015年最流行的商业概念之一,似乎这个“万能钥匙”可以开任何一个行业的“营销之锁”,进而形成创新的营销模式。如果哪个企业不去在营销中引入这个概念就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在经过众多“先行者”头破血流的教训以后,这个概念正在渐渐的质疑。其实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是伪命题。

“互联网+”的实质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去“+”任何一个实体行业,这样自然就会形成一个围绕互联网的商业体系,即,整体体系和任何周边的实体行业均需要遵循中心的规律和规则去运转,而周边实体行业自身的规律被大大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会使得行业企业不同程度上背离自己行业的特质越走越远,甚至被互联网绑架而不能自拔,家居建材行业内的各个装修门户网站和供应商的关系就是这个模式。互联网不是也不应该是“万能钥匙”,它打不开所有行业的锁,特别是家居建材这个和其他快消品、服装、化妆品等有着本质上不同规律的行业。

图5-1围绕互联网的商业体系

这不等于说引入互联网营销是错误的,只是如何引入的问题,让我们将其小小变形成为“+互联网”(如图5-2)情形就会改变。这个模式却和图5-1有着根本的不同:

(1)以行业为核心,并遵循各个行业本质的规律。

(2)不放弃实体营销渠道,互联网只是其中一个通路而已。

(3)互联网营销只做它能做的事情,不能包揽一切。

(4)互联网渠道和其他任何一个渠道都可以形成O2O的模式,实现乘法效应。

(5)经过实践以后,如果证明了互联网营销的不适用性,可以随时割舍,不至于对企业伤筋动骨。

图5-2家居建材+互联网模式

模型很简单,但是思维的改变不容易,也许读者认为笔者的观点过于保守、固执。但是笔者建议一点:人的性格和需求不改变,任何满足人需求的行业规律就不会改变,又何苦自己充当“小白鼠”去挑战一些有着本质规律的事物呢?中国人有一句格言叫作“逆取顺守”,当我们的行业企业已经有着稳定的营销渠道的时候,不必要“硬来”去“逆取”一些东西,“顺势而为”才是王道。

无论是马云还是马化腾,都已经将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以手机为终端打造成为国有五大银行以外的另一家银行,在中国方兴未艾。这本不是什么太复杂的金融模式,很容易被复制,然而欧洲的信用卡、日本的储值卡、香港的八达通体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们只是在对中国游客频繁出现的商场引入了支付宝和微信钱包支付。不拒绝但也不盲从,顺应自身的商业环境、消费习惯和行业规律才是引入新的模式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