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课程的进程和节奏:培训行为配置表

所谓课程的进程和节奏,指的就是课程内容推进的进度与课程时间的有效匹配和有机融合。

在常见的关于培训课程设计的论述中,这一步骤的工作通常被称为制定课程计划。之所以选择使用“进程”这个概念,是因为“进程”本意是指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活动,而这种运行活动呈现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征,把这些特征迁移到培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在本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中,已经专门提出了培训课程的“六线模型”概念。实际上,一堂培训课程的进程,恰恰由课程的“六条线”(即时间线、内容线、方法线、演示线、情绪线及辅助线)融合、互动所决定。

所以,设计课程进程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要基于“六条线”,编制培训行为配置表。先看样表,如表7-1所示。

表7-1×××培训课程行为配置表(以总课时6小时为例)

时间线

内容线

方法线

演示线

情绪线

辅助线

上午时段

9:00-9:05

课程导入(即破冰)

游戏、案例……

P1

投入、参与……

A4纸若干

9:05-10:00

第一章

讲授、故事、案例

P2~P12

思考、讨论……

测试文件……

10:10-11:00

第二章

根据内容选择不同培训方法

根据内容进度演示

根据内容的不同做出预设

配合培训方法准备

11:00-12:00

第三章(上)

下午时段

14:00-14:05

开场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14:05-15:00

第三章(下)

15:10-16:00

第四章

16:10-17:00

第五章

从上表可以看出,培训行为配置表的编制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一次预演。现就相关要素简单说明如下:

时间线:指的是计划安排多长时间。

内容线:指的是在这个时间段里,需要完成哪些内容。

方法线:指的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演绎或者呈现这些计划的内容。

演示线:指的是PPT演示对应的顺序和页码。

情绪线:指的是期待学员有一个什么样的情绪状态。

辅助线:指的是所要使用到的相关道具或者随堂测试文件等。

从实践经验来看,要更加有效地保证培训课程的进程和节奏,除了全过程的行为配置之外,课程的导入与结尾是两个非常关键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