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支柱运营流程与价值链
HR 三支柱模式是从传统六大模块向以 COE(专家中心)、BP(业务伙伴)、SSC(共享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新型架构转型。其运营逻辑呈现为一个完整的闭环:
左端为客户层:包括内部管理团队、员工、离职员工、候选人、员工家属及外部合作方等,HR 需将客户范围拓展至全生态。
右上端为
BP 与 COE 团队:BP 作为 “前线作战单元”,负责解读业务需求、与业务部门密切互动;COE 作为 “弹药库”,提供专业方案设计。
右下角为
SSC 团队:承担 80% 的事务性工作,如招聘、薪酬、考勤等,为 BP 和 COE 提供 “粮草” 支持。
这种模式下,BP 在前端对接业务需求,COE 和 SSC 在后端提供专业支持与事务交付,形成 “战略 - 专业 - 事务” 的三层分工体系。例如,阿里通过对离职员工的持续关怀,将其转化为企业
“生态客户”,这种延伸服务正是三支柱模式下客户思维的体现。
(二)HR BP 的五大角色与能力要求(时间07:35)
HR BP 作为战略业务伙伴,需扮演五个关键角色,每个角色对应特定能力:
1.业务经理的朋友:需具备战略制定、业务理解、财务报表解读、业务价值链熟悉等能力,例如参与战略经营会、跟进人才梯队建设。
2.业务经理的顾问:需掌握组织诊断、需求澄清、冲突管理等技能,如通过日常观察为业务部门提供改进建议。
3.HR 深度实践者:需对人敏感、具备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具体参与人员规划、核心人才招聘等工作。
4.企业文化践行者:需具备文化创建与督导能力,将文化与业务灵活融合。
5.变革代理人:需主导变革项目,具备利益协调与冲突管理能力,例如推动组织架构调整。
(三)COE 专家中心的定位与运作(时间15:16)
COE 并非所有企业必需,其设置取决于 BP 团队专业能力与业务复杂度:
四大角色:业务战略参谋、HR 解决方案专家、制度流程咨询师、组织变革催化师。
能力要求:需参与战略解码、熟悉业务价值链,例如在组织设计时提供专业诊断工具。
灵活配置:若 BP 团队专业能力强,可弱化 COE 配置;若业务对专业性要求高(如薪酬体系变革),则需组建专项 COE 团队。
(四)SSC 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与发展
SSC 不仅是事务处理中心,更承担着数据价值挖掘的职能:
·
基础职能:处理招聘、薪酬、考勤等日常事务,例如将传统六大模块 80% 的事务性工作集中化。
·
进阶价值:通过 AI 工具加工数据,形成标准化报告(如招聘满足率分析),为 BP 决策提供支持。
·
职业发展:SSC 人员可向 COE 专家(如薪酬模块深耕)或 BP 转型,需提升数据处理与业务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