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

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

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字释

辙:车行的路线,车轮压的痕迹。

瑕:玉上的斑点,引申为缺陷、缺点或小毛病,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左传·闵公元年》)

谪:音哲,有意的指摘,责备。罚罪者曰谪(《通俗文》)。

数:音术,此处指算术,古代六艺之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筹:计数的用具,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杆。

策: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关楗:门上关插的木条,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弃:放弃,废弃。

袭:因袭,照旧搬用,沿袭,重复,继承。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师: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资:钱财,引申为材料,资料,粮食等。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世说新语·文学》)。

迷:迷惑、迷失。同德篇第21章: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要妙:帛书本作“妙要”,意思均为关楗的要领,或关楗的诀窍。从通行本。

翻译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痕迹;擅长说话的人,没有错话;

擅长计算的人,不用筹策;擅长封闭的人,没有锁钥却不能打开;

擅长捆绑的人,没有绳结却找不到解开的节点。

因此圣人总是擅长拯救人民,所以没有被遗弃不顾的人;

总是擅长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放弃不用的物品。

这就叫一贯的高明。

所以说,善于成人之美的人,是有道行者的老师;

那些做事还不够美好的人,是有道行者的借鉴。

不尊重老师,不重视借鉴,虽然自以为聪明,却是大错特错。

懂得这些的,才叫诀窍的奥妙。

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