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次案例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是参与者是否能够敞开心扉进行交流,而开放空间的研讨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一种适用于参与者数量大的讨论方法,提供了一个安全、人人参与的氛围,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大家对不同具体主题的积极讨论,产生丰富的讨论成果。
20多年前,美国学者哈里森·欧文(Harrison Owen)想要创造出一种可以保证咖啡休息时间能够有效开会的形式,于是就有了开放空间会议的诞生。
应用场景:当你想让一大群人在短时间内讨论出丰富的主题,当人们对某些话题不愿意在全体人员面前公开讨论时,就可以用这种形式。
使用条件:
1. (1)会议室有多处空白墙面可以张贴白板纸。
2. (2)参加人数要不少于20人。
方法价值:
(1)创造安全、灵活的对话方式。
(2)有助于创造团队合力。
(3)有助于激发和讨论各种不同的想法。
(4)在组织中激发高创新力,并能捕捉到“灵光乍现”的时刻,与一群有共同兴趣与专业能力的人们将其变成创新的成果。
开放空间方法实施流程
第一步,在会议室里墙壁上分散张贴空白的白板纸。
第二步,与大家商量确定要讨论的主题或若干主题,如果有必要,对某些主题细分成若干小主题。
第三步,把每个(小)主题分别写在墙上白板纸的顶部,一张纸上只写一个主题。
第四步,让参会人员自由走动,相聚在他们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某个主题前讨论,同一主题前的人数不少于3人,不多于5人。讨论时把大家的意见记录在白板纸上,这个环节大约5分钟。
第五步:继续邀请大家在房间里走动,浏览其他主题白板纸上的内容,和其他走到这张白板纸前的人一起讨论,把想法和评语添加在白板纸上。这个过程可以一直重复下去,直到每张白板纸上都写上不少想法和评语,但没有必要让每个人都在每个主题上留言。
开放空间角色:
1. (1)主人。
2. (2)蜜蜂。
3. (3)蝴蝶。
4. (4)长颈鹿。
成功的关键:
(1)有一个对所有人都有意义且易于理解的主题。
(2)信任所有参与者的能力,参与者有与会的自由。
(3)为参与者营造可以发挥的空间。
(4)主持人帮助明确会议日程和时间任务。
(5)参与者有机会表述自己的建议并建立行动小组。
(6)参与者是自由的,可以像蜜蜂那样做出贡献,也可以像蝴蝶一样偶尔什么都不做,或像长颈鹿一样什么都不做。
注意事项:
(1)你的讨论不一定按照你事先想好的线索进展。
(2)往往计划外或意外发生的事情才是最需要有创造性的方案来应对的。
(3)不要在乎那些任何你希望他能参加,但没有来的人。
(4)不要在意人说了多少。
(5)坚持参加的人是对你最合适的人。
(6)在场的人就是合适的人。
(7)凡是发生的都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