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配料、包装信息调查及分析

这一步涉及狭义产品属性范围的具体产品原辅料及包装规格、形式、卖点的信息整理和方向讨论。

市场部开发产品属性和概念信息,要找到与众不同的独特定位,首先应该知道别的竞争品牌都有什么特点,单凭记忆又能保存多少信息,怎样才能简便、清楚地找到与其他品牌的不同之处。

市场部与研发部沟通产品属性开发方向,因为缺乏相关的行业及竞品属性信息,经常陷入个人主观上的争论。

市场部可能很清晰市场上竞争品牌的产品,也掌握消费者的需求趋势,经常有很好的属性方向和想法,但是,不懂技术工艺,不知晓能否实现这些方向和想法。而研发部对市场部所掌握的信息知道得比较少或不全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出于专业思维和尽量减少麻烦的角度考虑,研发人员会直接否定市场部的新想法,导致双方陷入争执。

做新产品沟通,仅仅让别人靠相信你的人品而去相信你的方案吗?如何才能清晰地表达出你所开发的新产品是真的与众不同呢?

你需要一套信息工具可以完整地、清晰地展现给大家,还原你的定位过程,让别人一起参与进来,所有人都清晰地看着,依据同样的信息,可以做出与你同样的判断。如果他们判断不同,恭喜你,也可能找到了新的方向或修正了你的错误。

其实,产品和包装已经说明了产品的一切属性,只要你去挖掘,一定会找到相关信息。如果还不够,那就再看看广告和宣传材料。

进行产品配料、包装展示的信息收集,可以设计标准格式的表格,做成标准属性对比图。从购买样品到调查收集信息,大约需要1周时间。

1.购买样品,或拍照

主要的竞争品牌产品,最好购买至少3份样品,1份用于市场部主持的品尝,1份用于研发比对之用,最好再留存1份,用于查看和展示留档。

2.信息收集,录入表格

获取的这部分信息未来用于属性定位的竞品信息比对,并作为整个行业的各品牌档案,进行留存。

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补充相关新品的信息。将品牌名称、副品牌名称、产品类别、系列、规格、包装形式、保质期、主要指标含量、配料、卖点、使用方法、工艺、价格(按渠道类型、取样)等录入表格,如表5-16所示。

表5-16 竞品产品信息汇总(品牌A与品牌B)

竞品产品信息汇总表,是为购买样品所记录,在每个渠道、每个系统,价格都不一样,不能都只顾卖样品吧?必须进行前面的基本调查,填写到本表的不同系统的价格栏里,所表5-17所示。

表5-17 竞品产品信息汇总(原料与辅料)

3.形成产品配料及包装属性图

信息摘录完成后,更重要的是用于分析。表格里的信息过于复杂和全面,不利于分析和沟通之用,需要做成图示化展示,相关信息及比对会非常清晰可见。

以食品为例,如图5-21、图5-22所示。其余类型产品,依各自类型产品的狭义和广义产品属性对应列入即可。

图5-21 生抽产品配料及包装属性图

图5-22 ××产品配料及包装属性图

制图要点:

(1)一定要按照类别来做,不要按照整个行业无区分地都做在一张表里,导致信息太混乱,无法使用。比如分析酱油时,将生抽、老抽、味极鲜、各种鲜分开分析,结果一目了然。

(2)将产品类别写在中心的圆圈内。

(3)分别将产品主配料、增鲜剂、防腐剂、香精、色素、甜味剂、规格、主成分含量、包装形式、卖点等进行分区。

(4)将价值提升区域、价值降低区域分成两大部分。注意:价值是提升还是降低,要以消费者的需求来界定,以消费者当下的认知潮流和趋势来区分,而不是以个人或行业的意见进行区分。

比如,在健康潮的影响下,各种化学添加剂就是价值降低区域。

(5)每一区,列入本品及主要对标品牌的相应产品属性。每一条线代表一个品牌的产品,本品与最重要的竞争品牌要紧挨着排列,一一写入。如果一张图,无法全部列入所有的品牌,就再制作一张,本品还是要列入。分析时,只要打印出来,并列放在一起就可以。

(6)将非常独特或重要的信息,用红色圆圈圈出来,便于沟通,利于识别与讲述。

(7)将本品与竞品的主要差异点,列在图的右侧。

(8)可以用此图,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产品属性方向沟通会,包含市场部、销售部、研发部人员,集合所有人的认知经验,进行头脑风暴。

市场部及销售部掌握市场及消费者需求,依据此表可以判断需求现状及趋势。

研发部掌握工艺及原辅料的专业知识,则可以粗略判断工艺的可行性。

以此展开讨论,将所有可能的具体产品属性都记录下来,用于研发部把握开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