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做好预算规划

营销经理在做预算时,主要是针对本部门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进行SWOT分析,并结合企业的远景目标,而拟订短、中、长期计划、实施方案及相关的运营预算。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算规划。此外,预算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定期地检查,并及时修正。一套完整的预算制度包括了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和预算检查三个环节。预算规划是否严谨,串连运作是否得当,则是企业目标能否达成,预算制度能否落实的关键因素。

1、销售预算的编制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因为预算管理的实质就是事前谋算。因此,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及其结果。同时,预算编制也是企业的年度大事。每到下半年度,企业都要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开始准备,将公司政策解读成各个不同的预算科目及数字。

销售预算的编制,一般由当由公司最高层牵头,营销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参加,根据企业的目标和实际,而明确营销预算的主要方向和目标。然后,由营销部门拟定具体的方案,财务部门负责平衡和调整。

一般的,销售预算编制的基本流程为:订定预算编制时间表;搜集和分析当年度的资料;制定各项政策和目标;制定预算编制表格。销售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和计划;

·最近几个月的销售情况,包括区域、数量、结构及平均单价等;

·上年同期的销售情况,包括区域、数量、结构及平均单价等;

·最近市场预测情况;

·公司的销售政策和策略,如促销、返利及价格政策、广告投入、营销变化等;

·商品或劳务总体的价格变化情况;

·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季节、竞争对手、供求关系、政府政策、行业发展的波动等;

·营销队伍的素质及稳定性等;

·其它影响因素。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预算月份的销售量不得低于上年同期和全年平均水平;要根据公司确认的定价方法和适应市场的价格决策方法,来确定每种(类)产品或劳务的价格。

2、费用预算的编制

企业的预算费用一般包括四个部分:经营费用、物流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经营费用包括:营销人员的工资和提成、节日福利费、广告促销费、行政办公费,差旅费、话费、公关费、市场损失(呆、死帐),等等。物流费用包括:物流人员的工资、福利费、运费、电话费、招待费、单据打印费、制码、贴标、封塑封箱等入出库上架等商品整理包装费、信息制作及发行费用、差旅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微机费用、折旧费、汽车燃修费等。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车辆燃修费、水电费、招待费(包括礼品、礼金和赠品)、办公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微机费用、租赁费、修理费、劳保费、递延资产摊销等。而财务费用则包括利息净值、银行手续费等。

上述费用又进一步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类,对固定费用实行定额控制,而对变动费用实行与销售额挂钩的办法进行控制。只有在分析、研究了各项预算支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费用开支数额的大小。具体可分三个层次:

(1)各分公司或办事处应根据营销部门预算的总体目标,详细讨论预算期内需要发生哪些费用,各项费用数额多少,未来效果如何等;

(2)将各分公司或办事处所提出的费用项目分为两类:必须全额保证的费用和可适当增减的费用。对于可适当增减的费用项目,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权衡每项工作轻重缓急基础上,分成若干层次,排出先后顺序;

(3)按上一步骤所定的费用开支层次和顺序,结合预算期内可动用的资金来源,分配资金,落实预算。

3、预算的检查与考核

预算编制完成后不是一成不变、不能修改的,而是在修改前还必须有一个检查和考核的过程。如果外在因素变化较大,导致原始预算不合理时,可以通过预算编制的流程,做一定的修正。通常的,每季度做一次预算检查考核是预算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预算的考核分两个层次:第一,对营销整体预算管理进行考核。要根据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考评指标包括:销售额、回款率、库存周转率、费用完成率、利润、付款率等;第二,对预算的执行者进行考评。应划分不同的层次,从营销总监到各层、各地的营销经理,以及每个营销人员都要进行考核。

考评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关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