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厚重的历史文化

第一节、厚重的历史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除了极少数的工业化城市和移民城市外,中国城市几乎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都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要进行挖掘、提炼和应用,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要素,历久弥新突出差异化。借助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城市应该不在少数,有的城市曾是王朝都城,有的城市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城市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城市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城市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2年设立的“历史文化名城”就是最后这类城市的代表。

 

比如河北邯郸市。邯郸早在7300多年前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赵敬侯迁都邯郸,这里便成为赵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汉代时邯郸与西安、洛阳、淄博、成都共享“五都盛名”。“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1500多条成语典故发生在这里。邯郸境内有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点15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97处。悠久的历史孕育出邯郸独特的十大文化脉系,包括华夏始祖的女娲文化等,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

 

其他很多城市也在挖掘自身的历史遗产资源,尽量包装和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自己的招牌。比如,襄樊恢复古地名襄阳,就是希望借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