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是培训师帮助学员经过一段学习旅程后要到达的目的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均要服务于学习目标。
想一想:下列学习目标哪个更值得倡导?
A. 掌握课程设计开发的方法
B. 理解课程设计开发的方法
C. 熟悉课程设计开发的方法
D. 学员结合自己的课题,应用五四课程设计开发模型,设计开发一个完整的课程包
显然D选项更值得倡导。原因在于目标描述更清晰,可以看出在目标描述中包括角色、条件、方式(方法)、行动、结果。角色即课程服务的对象,条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方式是采用的策略和方法,行动是实施什么行为,结果是任务后的产出是什么。标准的学习目标可以这样描述,即学员在什么条件下,应用什么工具、方式、方法,实施什么行为,实现什么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3 学习目标描述模式
培训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确定学员的学习目标。在进行课程的学习目标描述时,包括角色、条件、方式(方法)、行为和结果。通常角色默认为学员,条件和方式可根据课程需求选择性应用,而行为和结果是课程设计必不可少的信息。一门课程最核心的或唯一关注点就是学习目标,可见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学习目标像灯塔,引领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方向。比如:学员在与同事探讨工作时,应用沟通的五步法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
为什么用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原因在于我们要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尤其是以学员的学以致用为中心。学习的主人是学员,而不培训师。学习目标设定的核心用意是一切要以学员的学以致用为中心。
在设定学习目标时,首先站在学员的视角,学员行动的视角及学员达成某种结果的视角为出发点;其次,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应用学习目标设定的结构进行描述,而不是站在学习内容本身的角度和培训师的角度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在学习目标设定过程中始终将课程服务对象放在首位,基于此设定的学习目标能够保证在做正确的事,或者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做事。
在描述学习目标时,做到精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重点和难点是关于行为和结果的描述。如果没有接触过学习目标描述的培训师通常会使用熟悉、了解、掌握这样的词语,其实这样的描述不利于学习效果的衡量,让目标更加模糊。行为采用动词加宾语结构或宾语加动词结构进行描述,结果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进行描述更妥当。
根据课程内容涉及的层次,判断属于知识类、技能类、态度类还是过程体验类,根据不同的类别选择适合的行为动词来设定学习目标。如表1-5所示。
表1-5 学习目标描述常用行为动词对照表
学习水平 | 常用行为动词 |
知识 | 1.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等 2.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检索、收集、整理等 3.应用:运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推广、证明、评价等 |
技能 | 1.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2.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拟订、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3.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
过程与方法 |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体验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反应:遵守、拒绝、认同、接受、同意、反对、关注、采纳、支持、珍惜、怀疑、抵制、帮助等 2.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坚持、建立、保持、确立、追求等 |
练一练:请选择符合学习目标设定要素的描述?
A. 熟悉绩效改进的流程
B. 掌握高绩效团队的原则
C. 了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D. 学员用一周的时间能够应用五笔输入法打字,实现每分钟打字90个
选项D符合学习目标设定的五个要素,角色是学员,条件是一周的时间,方法是五笔输入法,任务是打字,结果是每分钟打字90个。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到目标设定应遵循SMART原则,分别为具体的、可度量的、可实现的、有相关联的、有时限的。这项原则同样适用于学习目标的设定。S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实现的(Attainable)、R代表相关性(Relevant)、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
用一用:请为自己要设计开发的课程设定学习目标。
表1-6 设定学习目标
学习对象 | 条件 | 方式、方法 | 行为 | 结果 |
一句话描述所要设计课程的学习目标:学员在 条件下,应用 方式、方法,做 ,达到 结果。
本节要点:学习目标是由角色、条件、方式(方法)、行为、结果五个要素组成。角色通常默认为学习对象,即学员,可以省略。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学习目标:学员在什么条件下,应用什么工具、方式、方法,实施什么行为,实现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