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是全球重要销售市场,也是未来的创新驱动市场,甚至会成为全球重要的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因此,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聚焦于中国本土企业,海外资本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与日俱增,国际资本流入国内的速度明显加快,合作方式也愈加多元化。
2017年7月,新基与百济神州宣布达成在免疫肿瘤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共同在实体肿瘤治疗上推进PD-1抑制剂项目。百济神州将获得13.93亿美元投资,同时百济神州将接手新基公司在中国的运营团队,负责新基公司在中国获批产品的商业化。2017年8月,澳大利亚杰特贝林CSL正式宣布已经完成与人福医药合资交割,以3.5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武汉中原瑞德80%股权。2017年9月,斯道资本宣布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首个专项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总金额2.5亿美元,投资方向包括新药研发、医疗服务、医疗信息/互联网医疗及医疗器械在内的四大领域。同月,江苏先声药业与美国制药巨头安进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实现四种生物类似物在中国的开发、市场化和商业化。
海外资本加快流入国内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人才回归。越来越多的医药类海归人才选择回国,高层次人才回流有效支撑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已经诞生了如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等一大批创新药企业。
二是产品创新。在鼓励创新的制度变革下,中国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产品创新,与国际差距逐渐缩小。近两年已经有多个国内药企研发的创新药品种以专利许可的方式顺利转让给跨国制药巨头。
三是本土企业优势。本土药企良好的市场基础,高效的营销网络,以及对中国政策环境更为熟悉,可以帮助跨国药企加快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四是国家战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有关制度及改革方案都在全面推进落实,中国医药行业正走向春天。
医药资本市场国内国际的双向流动,给中国本土药企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和更多的选择,与国际接轨、与资本对接已经是未来医药企业不二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