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A Giant Cow-Tipping by Savages:The Boom, Bust, and Boom Culture of M&A《黑暗并购》

并购所带来的巨大财富使得各路英豪纷纷效仿,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则是位于美国曼哈顿的华尔街。“阳光之下,阴影并存”这句话相信许多人都已听说过,而在纸醉金迷笼罩下的华尔街,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借约翰·威尔·克鲁斯之眼,从这本《黑暗并购》中一窥华尔街的真实模样。

谁站在神庙之巅,谁才有决策之权。金融人士往往把活跃于华尔街作为人生目标,但身处华尔街的人们,却远不像表面上那么尽如人意。作者将华尔街形容为丹麦的丹铎神庙,全书的故事从一场酒会开启,从参会人员的不同面孔之中开启了并购的神秘之门。华尔街的顶层人员几乎决定了90%美国经济的走向,而他们发家致富的历史,则是美国商业发展史的真实写照。“在这个由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的世界里,你最好拿出一点真本事。”作者在书中如是写到。

华尔街是全球商业精英的聚集地,而华尔街则是精英们的主战场。并购交易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在吸引众多人士参与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白人和犹太人的比重居多。华尔街的人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满腹流油”的大资本家,而另外一种,则是自成一派,八面玲珑的律师和银行家们。

觥筹交错之间,世界已大为不同。金钱与物欲交织是金钱游戏最本质的特征。许多交易在开始之前毫无端倪,而乐于参加酒会的商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却轻易赚了个盆满钵满,被盯上的目标企业也只能自认倒霉。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恶意并购,其以强劲的现金流与绕过管理层直接收购的特点让人毫无反击之力。

书中以吉米·高德史密斯和克朗·泽勒巴克为例,较为完整地叙述了吉米·高德史密斯如何掉入对手的陷阱从而无奈将自己经营的银行拱手让人的例子。一夕之间,覆水难收,就连当时身为吉米·高德史密斯方律师的马蒂都说“这场交易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并购就是有这种魔力,即使您知道参与之后可能功亏一篑,但却还是愿意一试。

虎豹相争勇者胜,强强联合未必强。中国有句古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但这句话放在并购世界也一样适用。书中第16、17章所描写的内容则很好地佐证了这个观点。好莱坞著名的派拉蒙影视公司就是激烈的收购大战下的产物。1993年,萨姆纳・雷石东的维亚康姆公司在一场激烈的争夺者中获胜,成为派拉蒙的母公司。维亚康姆公司靠经营连锁影院起家,而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娱乐集团。被收购之前,派拉蒙一家独大,而完成后的收购事件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的电影公司成为娱乐和传媒集团的一部分。但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则不如派拉蒙影业一样幸运,企业文化的不适配和双方人员的不合作使得这个当年声势浩大的并购案被冠以“史上最失败的合并”之名。

夜幕下的曼哈顿,一如昨日般灯火通明。华尔街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并购故事,人人都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商业战场上,最后的胜利困难至极却又蛊惑人心,让人愿意一步步地沉沦靠近。本书描写了一幅幅真实的华尔街并购之景,通过一个个的真实案例,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并购的本来面目,其中对于并购技巧和并购策略的描述更可谓是生动异常。书中将案例主角对话等细节都包含在内的小说式的文字让读者阅读起来也更好接受,给人毫无专业书籍的枯燥之感。同时本书历史积淀也极其深厚,书中案例大多都是20世纪最出名的并购案件,而所提及的人物也几乎是美国最有名的商业人士,其范围涵盖银行业、电影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在内。

本书可谓是并购相关书籍中的经典之作,若反复阅读,效果更佳,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与感悟。就连《百万富翁》的作者本杰明·华莱士都赞许说:“本书是鲜有描绘黑暗华尔街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及难以发现的细节,其所描绘的广泛而生动的文化内涵,在风云变幻的现代商业发展史中是别具一格的。”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真正的强者,就算暂时跌入谷底,也要始终保持坚持下去的勇气,直到重回山巅之日。希望广大读者在耐心阅读完这本《黑暗并购》后,能够保持本心,在下一个并购浪潮中有所作为,并在并购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