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管理好候选人的动机呢?
下面介绍一个四象限分析法,帮助大家结构性地分析候选人的跳槽动机。如图10-1所示。
图10-1 跳槽动机四象限分析法
根据以上矩阵结构,优秀的猎头顾问应该如何抓住候选人的动机呢?
首先,把握好两对关系。
公司和个人:公司现状和个人现状。
客观和主观:客观情况和主观评价。
其次,归为四类因素。
公司客观情况因素:比如公司经营出现问题,面临倒闭或被收购。
公司主观评价因素:比如公司政治环境与人际关系复杂。
个人客观情况因素:比如有了“二孩”。
个人主观评价因素:比如觉得工作缺乏挑战和成长性。
从以上图示可以清楚地看出,凡是基本不存在争议可能的因素被放在了客观一边,而存在争议可能的因素就被放在了主观一边。所谓争议就是每个人的看法会有所不同的因素,是基于客观情况之上做出的主观评价。
常见的因素类别都已经归纳在图示中,猎头顾问也可以根据原则,自行归纳。
有了总图之后,再来了解和分析每个候选人的跳槽动机就轻松很多。
接下来,猎头就需要根据四象限分析法进行运用,抓住候选人动机,以下是五个行动的步骤:
第一,收集。
收集环节是猎头顾问了解候选人动机的环节。
关键点是怎样通过有效的提问,来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建议的做法是“先客观、后主观,先公司、后个人;先不敏感信息,后敏感信息”。
这样做是为了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容易让候选人打开话匣子,敞开心扉。
第二,整理。
整理环节是猎头顾问梳理候选人动机的环节。
所谓梳理,就是通过排序的方法把这些因素理顺,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因素剔除。
如何进行排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分。猎头顾问可以直接问候选人:“如果在意程度的满分是5分,您打几分?”可以手边放一张自制的评分表,当场记录下来。
有时候,我们不可能询问候选人每一个因素,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进行综合的判断。
第三,分析。
分析环节是猎头顾问明确候选人动机的环节。
这个环节进一步缩小动机“包围圈”,在3~5个重要因素里再找出最重要的1~2个因素。所谓最重要就是其具备了“一票否决权”,如果不满足,候选人就不会接offer的因素。这才是真正的动机,如果猎头顾问没找到,那么所做的动机分析就是失败的。
对此,猎头顾问可以直接问候选人:“您在意的是这些点没错吧?那么,里面哪一点没满足,您一定不会接受offer?如果不止一点,请您都说出来。”
第四,确认。
确认环节是猎头顾问确认候选人的动机(要什么)和职位(给什么)之间的匹配度。这个匹配度决定了一旦出了offer, 候选人有多大的概率会接受。
第五,决策。
决策环节是猎头顾问根据候选人的动机分析,做出取舍的环节。
取舍并非指一开始的推不推荐,而是指从第一次接触候选人起,每一个阶段内根据候选人的动机分析都要做一回取舍:“是不需要浪费时间、精力直接放弃,还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干预?”
以下是猎头顾问抓住候选人动机的五个阶段:
第一,客户面试前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猎头顾问第一次打电话给候选人开始,到把经过筛选的候选人推荐给客户为止。
期间,猎头顾问只需要用四象限法确认候选人是否有真实的跳槽动机,对提供的机会是否真的有兴趣。这里面要做的就是一个“大是大非”的判断,有时候是通过一次次逐步深入的沟通才能确认的。
第二,客户发offer前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客户开始面试到面试环节结束。
面试通常不会只有一轮,一般会有两三轮甚至更多,每一轮的间隔期或长或短,有时候等一两个月都会有的。
对于有可能拿到offer的候选人,猎头顾问需要反复运用“四象限法”,确认候选人的动机是否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的因素包括:面试中了解到更多面试企业的信息、家庭成员的态度、现企业内部发展机会的变化,以及其他外部机会的变化……具体是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在这些因素变化之后,候选人对猎头顾问提供的机会是更有兴趣了,还是兴趣减少了?候选人的动机和所推荐组织、职位的匹配度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
那么,如何了解这些变化呢?最佳的方法是每一轮面试结束后的询问与反馈。猎头顾问可以形成一个习惯,就是面试结束后马上问候选人的感觉,这个时间点候选人最愿意说,也是感受最真实、最强烈的,因为面试是一种或大或小的“内心冲击”,这个冲击会触发候选人有若干心得感想,需要在面试后得到抒发。
如果客户安排不同轮次的面试间隔时间太久,那么猎头顾问应该至少每两周询问候选人的近况,以便了解他的动机是否发生变化。
第三,客户发offer阶段。
第三阶段,是从客户口头告知要出offer到候选人签署offer为止。
期间,猎头顾问需要用“四象限法”确认候选人接offer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己需要花多大精力去影响候选人。
如果猎头顾问在之前各个阶段的沟通中,已明确知悉候选人想要的offer是客户公司给不了的,那么就不要浪费客户、候选人及自己的时间。“强扭的瓜不甜”,即使你能劝服候选人把流程走下去,也会在最终的“临门一脚”时射偏。
但这并不代表猎头顾问不去和候选人沟通或传递offer信息,客户提出的offer方案猎头顾问还是需要和候选人进行沟通的,只是要懂得“用力”多少的问题。有时候,“用力过猛”反而在本质上损害了和客户、候选人的关系。
第四,候选人离职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候选人在原公司提出离职到入职前。
这期间和offer谈判阶段是类似的。如果发生候选人被原公司挽留或者想要转投其他机会,猎头顾问要先做原因分析,再做行动决策。
第五,保证期阶段。
期间,如果候选人对新的工作不满意想辞职,不管是裸辞还是有新的offer,需要猎头顾问充分了解信息后,尽量帮助候选人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公司的问题。从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和候选人分析其职业发展与目前组织、职位的匹配性,劝说候选人慎重决定,争取达到“共赢”。
问题哪里都有,关键在于候选人的视角转变,有时候问题也是动态发展的,要从动态的角度看待各种困难和问题,有时候“熬一熬”就过去了。
总之,在发offer阶段、离职阶段和保证期阶段,猎头顾问要“紧贴”客户与候选人,密切关注候选人动机的各种细微变化,并及时做出应对,排除障碍,才能达到最后的成功。如果确实发现候选人不合适,或双方无法“走在一起”,要果断放弃,不浪费时间在不合适的目标候选人身上,也是必要的。
要想运用好“跳槽动机四象限分析法”,猎头顾问只要记住“一个出发,一个关键,一个原则”。
第一,出发:从“匹配”的角度出发。
猎头顾问需要从“匹配”的角度出发,分析“职位能给予的”和“候选人想要的”是否匹配,在多大程度上匹配。猎头顾问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
候选人的期望VS猎头顾问提供的机会。
候选人现公司的情况VS猎头顾问提供的机会。
候选人在市场上的其他机会VS猎头顾问提供的机会。
第二,关键:及时识别“一票否决权”的动机因素。
猎头顾问务必抓住候选人真正在意的因素。很多时候候选人自己也未必清楚,需要猎头顾问抽丝剥茧地挖掘出来。
如果确定了顾问所推荐的职业机会里,刚好存在候选人跳槽动机里最看重的“一票否决”因素,那么就要评估一下是否需要作出放弃该候选人的决定,及时“止损”,以免浪费彼此的时间。
第三,原则:在五个阶段里根据情况多次使用“跳槽动机四象限分析法”。
候选人的想法会变,外界的条件也会变,不同阶段下候选人的动机都可能会发生变化,猎头顾问想“以不变应万变”,只做一次分析是不现实、不可靠的。
动机虽然捉摸不定、变来变去,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分析方法,猎头顾问就能做到“心如明镜,进退有度”。
牢记五个步骤、五个阶段、三个“一”,就一定能管理好候选人的动机。把准正确的跳槽动机“脉搏”,保障整个人才推荐流程的顺利推进和推荐结果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