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交付周期设计与设备组织方式

如果当前的制造交期不能满足成品交付策略,需要通过改善降低交付周期,其中产线布局调整是最主要的方式。

产线的设备组织方式包含固定场地式、按工序布局、按产品流布局,每种布局方式效率、周期和柔性都不同,需要对产品进行PQ/PR分析决定。

如果按照工序布局,基本上一个工序就要一个班次。如果一个典型的产品机加工包含10道工序,则需要10天完成;而按照产品流布局,可以有效降低在制品库存和交付周期,如果将4个工序连接在一起,交付周期可以从4天压缩到1天。

但目前产品种类变化快、上市快、下市也快,产品组合的变化会影响工序的设备能力负荷,从而导致原来设计的产品流布局需要经常调整。笔者曾在一家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做IE,随着技术革新,单个芯片的面积越来越小,而每个产品上的线数越来越多。

不同的工序受到产品组合变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前到后,关键的工序包括粘片(DB)、打线(WB)、注塑、切割。粘片工序可以“颗”近似计算产能;打线工序要按照线数,注塑是一条上有几颗物料,按条数计算;切割与变长相关,其实还是与面积相关。随着每颗物料体积减小、线数增加,同样的颗数需要的WB设备变多而注塑设备变少、切割设备变少,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往往都装有移动小轮,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