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程治理导入评估标准

仅仅以战略转型期作为企业导入流程治理的契机还不够,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估标准,便于我们对流程治理导入的准确评估。

第一,要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做一个清晰的评估。很多企业盲目乐观,很容易被眼前短暂的繁荣所迷惑,从而忽视了企业未来可能遭遇的危机。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与企业本身规模并不一定成正比,有可能规模体量很大的企业,但是所处的市场容量还在扩张中,这样的企业也许应该是企业发展期,而不是战略转型期。有的企业虽然盈利能力很好,看起来市场占有率高,产品竞争力都还不错,但是很可能这个时期的企业正面临危机,恰恰需要企业处于战略转型时期。比如,2009年到2010年期间的诺基亚,不管是盈利能力,还是市场占有率都还不错。可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到来,诺基亚没有抓住战略转型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慢慢衰落了。所以说,企业要对自身是否所处的战略转型期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主要的评估方式是对企业的核心业务、成长业务、创新业务进行评估,确保能看到现在,也能关注到未来。

关于“核心业务、成长业务、创新业务”的定义,我个人的理解如下:

核心业务:企业目前主要的盈利来源,为企业提供生存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成长业务:该业务属于新开拓的市场,处于上升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创新业务:企业战略投入的业务,着眼于企业未来3-5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业务。

一般来讲,企业要着力于成长业务与创新业务的时候,就是企业战略转型期的关键时期。成长业务与创新业务的成功才是战略转型的成功,而业务的成功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就包括企业流程治理体系。

第二,要对企业的其他管理要素进行评估。企业的其他管理要素包括高层的重视度,组织绩效的配套应用、IT工具应用、文化氛围等等。

为了更好的评估这些要素,我制定了以下表格供大家参考:

评估内容

5分

3分

1分

业务转型评估

核心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成长业务与创新业务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核心业务与战略发展相匹配,公司规模适中,公司处于平稳发展期。

公司规模不够大,还处于求生存阶段

领导关注评估

高层领导十分重视管理能力建设,将管理体系同促进战略落地紧密关联,愿意投入资源提升管理体系

领导不够重视管理体系的作用,业务与管理能力基本匹配,高层没有强烈的转变意识。

企业忙于救火,管理秩序混乱,领导每天关注业务,无暇估计管理体系建设。

组织匹配评估

职能组织体系非常完善,矩阵组织与各级决策组织也有一定基础。

只有职能组织,没有以业务或流程驱动的矩阵组织、虚拟组织。

职能组织都不够完善,企业完全是人治模式,以权力驱动的组织形式。

绩效匹配评估

有完善的绩效考核模式,不仅局限于职能式的绩效考核,还包括业务驱动式的矩阵考核。

完全以职能考核模式为主,缺乏业务驱动的矩阵考核模式。

绩效考核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基本上以上级主管评价考核为主。

IT应用评估

有完善的IT布局,IT架构能匹配到所有业务,包括流程管理软件,流程管理在其他系统中的应用也有一定基础。

有基本的IT系统,但是还未能完全匹配到业务,流程管理的IT基础较薄弱。

没有IT系统或者,仅有维持核心业务的IT系统,没有涉及到管理层面的IT系统。

文化氛围评估

有较强的管理改进文化氛围,有一定的流程意识,基本上以制度管理为主,有专门的运营改进团队具备一定的管理改进能力。

职能管理为主,但是有一定的管理改进基础。

人治为主的文化,管理规则不清晰,管理体系基础薄弱。

以上的评估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但是也有一定的参考依据。特别要说明的是,哪怕评分较低,也不是不可以导入流程治理体系,只是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果不匹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