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资行业的竞争已经转移到了下游,即服务的竞争,谁的服务做得更好,农户就会买账,从谁那里买产品。不管是“农资+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农资”,就看谁在对经销商、零售商、农户的服务更胜一筹,可以说互联网“+”,加的就是服务。互联网做服务,更高效、更系统、更便捷、全天候、无国界。农一网的村级代购员就是保姆式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农民运用智能终端困难问题;牛我我线上线下打造牛人圈,就是打造经济牛人、科技牛人。从农民角度,提供环境监测与控制、动植物行为监测、投入品科学化、大数据挖掘分析及应用、病虫害防治、农事任务、天气预报等服务;从经销商角度,提供物流信息、订单记录、市场价格、田地信息、品种信息、在线答疑、田间指导、信息化管理等。电商的本质之一就是从产品研发到痛点锁定,选择平台就是选择服务。
产品是形,服务是魂,产品可以同质,但服务难以模仿。传统农资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体系混乱,市场竞争无序。农资产品的竞争不是要求增加产量,而是要走向绿色、环保、生态,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农资产品是农业生产资料,不再是普通消费品,不是被一次性消费,而是要进入再生产过程。因此,传统电商消费者看重的便宜、方便因素已经不是农资电商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此外农资产品光有产品说明书是不够的,还必须因地制宜、因季制宜、因作物制宜,对症下药,提供专业服务。
所以,做农资归根结底是做服务,电商的核心竞争要素来自更优质有效的服务。不论是农村电商还是农资电商,都应该聚焦服务,以服务为核心的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农资电商体系才能形成,最终实现厂商、渠道商和用户间新的商业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