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产品维持战略:要规模还是要利润

如果市场吸引力和产品竞争力都马马虎虎,多投入一些费用就能多做些销量,少投入一些也能将就,不至于马上死掉,这时候就面临一个抉择,就是要规模还是要利润?如图4-1所示。

注意,这时候并不是“鸡肋”。

那么这个抉择如何来决策呢?影响因素很多,要看企业具体情况。

一、要规模

(一)何时要规模

在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对医信橫通SPP营销模型中战略“指导思想”的介绍中已经详细罗列了通常要以规模为主的8种情况,这里就不再重复。

(二)要规模有哪些策略

1.加大促销力度。只要这个钱是花到市场上而不是放进兜里,肯定会见效果(先不说效率)。只要是活动设计好,执行好,效果肯定会更好。虽然整体利润率可能变低,但利润总额会增加。

2.调整政策。对内的提成考核政策调的更有激励性,销售队伍的干劲就大;对外的代理或者经销政策让一些利,渠道商的干劲就大。这样调整后,规模就能上来。

3.增加队伍。一个省派一个招商人员,他最多做到地市级覆盖;一个省派20个人,则大多数目标医院能够做到覆盖。虽然增加了人员成本,但是最大限度提升了市场资源的利用。

 

二、要利润

(一)不能骑墙

做产品亦如逆水行舟,不下工夫、不做投入就会逐渐被市场抛弃,所以如果没有做规模的打算,那就要做利润。当然,战略不能骑墙,要么做规模要么做利润,最好是明确下来(又要规模又要利润当然好,但在现实局势下不太可能二者兼得),凡事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路肯定会造成资源浪费。这个资源或者是费用,或者是时间,或者是客户关系。

假设有ABC三个产品,由三个产品经理管理、同一支队伍销售。其中A是应该决定要做利润的老产品;B是比较稳定的盈利品种;C是刚上市的新药。

如果决定了A要做利润,就应该把它的市场推广费用缩减,把缩减下来的费用用到C上,这样A能赚钱,B能赚大钱,C重点培养。

如果没有明确A是否要做利润,很可能相对的把费用撒胡椒面,每个产品经理都给一些(企业实际操作肯定有侧重,只是这个度把握的可能不明显或者不到位),这样A赚的钱没增加太多,但C的成长却很受影响。

(二)要利润有哪些策略

1.维持价格。如果价格不维持,就谈不上做利润,这个道理很明白,所以宁可因为客户嫌贵少要货,也要挺住价格,靠自然销售走量,虽然量会逐渐萎缩,但也不会直线下降。

2.减少投入。投入大了就成了做规模了,所以减少投入,只进不出,因为产品有自然销量,并不会因为市场投入少了就马上出现销量萎缩,有一个延迟的过程,对企业来讲是相对地来一笔赚一笔。

做利润和做规模是个大事,基本上是老板决策的。既然是老板决策,市场部做什么呢?就是要提供分析,提供依据,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