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期和发展期是为了培育市场,进入成熟期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竞争者的加入是好事,可以把新开创的品类推向成熟,但品类进入成熟阶段,要怎么做呢?风险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呢?
顺利地通过成长期,品类在竞争的推动下会逐步走向成熟期。新品类的价值也基本上释放完毕,顾客对于品类的需求也很充分,此时若不出意外,会突然冒出很多竞争者,都想来分一杯羹,同时对开创品牌的战略素养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成熟期的品类价值得到顾客和市场的认可,作为开创者的品牌前景大好。很多品牌到了这个阶段就以为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其实这时的品牌任务会更加艰巨,要承担起社会和人民赋予的更重要的使命。作为领先品牌,整个品类的方向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品类内的安定需要你来协调。
(1)主导品类,亮出身份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希望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里生活,这样人们的生活会变得简单。顾客在消费一个品类的时候也是如此,总想知道谁是老大谁是老二。成为一个品类的老大是所有品牌的终极目标,会成为顾客选择某类产品时的首选。喜之郎就是果冻、维维就是豆奶,品牌“各就各位”,顾客“各取所需”。这时作为领先品牌要通过各种途径亮出自己的领导地位。
最近,各种广告和户外媒体上面,“领导者”满天飞,意就在于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是有效的,也要把握好时机。在以下两种情况用“领导者”最有效:
① 品类里格局不清。这时基于基本事实喊出“领导者”,会让自己的品类名迅速脱颖而出,可以抢占顾客认知里的制高点,如电动车行业的爱玛。
② 在第二位的对手离你很近并对你发起进攻时,这时喊出“领导者”会很好地遏制住对手的进攻,如香飘飘在打击优乐美的时候。
(2)建立壁垒,提高竞争门槛
亮出领导地位是在顾客认知里建立优势,但在市场层面上要建立起竞争壁垒。
第1要不断地提高进入门槛,提升品类标准,让一些竞争者望而却步,此办法尤其适合大型的制造业。
第二,可以整合优质上下游资源。同行业内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领导者”有先机掌握最好的资源。当然,一旦建立起领先地位,最好的资源也会向你倾斜,比如饮用水行业大家都在抢占优质的水资源原产地。
第三,“领导者”可以否定或者借用后来者的创新成果,不断引导整个行业向自身有利的方向前进,如美的跟进海信在空调方面的变频技术,让海信的优势瞬间消失,格力虽然反应很慢,但是真正的“领导者”总是拥有第二次机会(图11-1)。
图11-1 美的、海信空调海报对比图
(3)合理设计市场,让“小弟”有希望
对于竞争要遏制,但同时也要“恩威并重”。
对跃跃欲试想要来争夺领导地位的竞争者要狠狠地打,对同行业的其他对手要好好地维护。品类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一定是靠竞争在推动,有“小弟”才有“大哥”。品类内的竞争者多了,可以凸显整个品类的重要性,可以激发顾客更多的需求。此时,作为领导品牌的“领导者”要合理地设计市场布局,让竞争者看到希望,这样才会让竞争者长期跟着你一起发展。比如,可以采用适当让出部分市场、一起分享开创经验、共同建立联盟等手段。
当年王老吉在凉茶行业一骑绝尘的时候,可以轻易地通过推出PET瓶或者降价的形式打击和其正,但是王老吉从凉茶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同和其正一起推动,凉茶才有了现在的繁荣局面。当然,现在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二元市场已形成,和其正又面临如何破局的难题。
(4)切勿品牌延伸,失去未来
很多在某一方面成为领导者的品牌,很容易进行品牌延伸,也就是把一个品牌延伸出去做其他的品类。品牌是某一个品类的代表,品牌要紧紧锁定品类,在这方面千万不能妥协。王老吉就代表凉茶,格力就代表空调,这样的专家品牌才会有持久的竞争力。很多看官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品牌进行延伸还经营得不错?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延伸到的那个领域没有专家品牌,大家都是延伸过去的,那么大家的力量就是相互抵消,作为知名品牌还是有被选择的机会。
(2)延伸到的那个领域只有专家品牌,没有其他品牌,作为第二选择,你还是可以生存。即使这样,如果要把握其他品类的机会,还是要启用一个新品牌为妙。要记住一句话:一切基于竞争来分析,当今是一个过度竞争的时代。
成熟期风险分析:
即使对于成熟期的领导品牌来说,风险同样严峻。
维护好品类内的竞争态势,不能让竞争对手威胁到自己的位置,还要让竞争者有钱可赚,这个度需要“领导者”来把握。但同时不要过于膨胀,肆意延伸,成功往往让企业自大,最终会走向平庸。
已成为一个品类的领导品牌,那下一步要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