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粗耕十亩不如精耕一亩

我们发现众多农资企业的业务团队数量其实一点都不少,业务员数量很庞大,但是,“不产粮”或者说投入产出比很低,严重不匹配,即典型的增人不增效。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做法上,出在模式上,即传统市场做法就是厂家一个业务员负责的区域市场很大,业务员的时间几乎花在车上、路上及床上,没有时间下沉终端做市场。一句话,是“跑市场”而不是“做市场”。“跑市场”,就是浮在面上,做表面文章;“做市场”,就是沉到底部,下大工夫,下真工夫,干苦活、干脏活、干累活,是真正的“你在田头看,我在田里干”。

打个比方,寿光的大棚菜,其模式就是精耕细作,占地不多,但收入很多。有些农民种地,种地面积大的不得了,要农药没农药,要化肥没化肥,结果亩产很少,要靠大面积播种才产生一定收入。

摆兵布阵,打仗也是有战略、战术的,如阵地战、游击战、地雷战,同理,做市场也是有不同操作手法、不同模式的。今天,农资行业经过几十年发展与竞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种植户的痛点与需求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跑市场”就是白跑,厂商必须转向“做市场”。

南方略公司认为,模式不对,努力白费;模式对了,事半功倍。农村市场是一个广大的、不成熟的市场,如果企业只是简单地将产品分销给渠道商,让渠道商单打独斗,去销售产品,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其实,今天经销商最讨厌的业务员就是一上来就谈目标、谈任务的业务员。经销商完成任务不是问题,问题是经销商怎么完成任务,企业必须与渠道商结成伙伴关系,业务员必须指导、帮助及协助经销商做市场,并监督渠道商运作市场、管理市场、销售产品,渠道商帮助企业分担物流、销售压力,形成多赢的局面,这种营销模式的形成,需要企业探寻农村市场新型营销做法。

而据点营销就是企业为了使区域市场得到充分开发,挖掘区域销售潜力,下沉终端做市场,实现销量最大化的目的,派驻营销团队在当地市场进行长期、深入、精细化操作的一种营销模式。企业围绕大经销商成立若干据点团队,采用运动战,以经销商为据点,对周边30~100公里的市场进行运作,打破以往大区划分方式,完全以客户规模大小决定据点团队的数量和大小。这样既能保证区域市场的开发深度,又能保证大客户的市场管理能力,以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带动客户的市场管理能力,是实现企业、经销商双赢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