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一下这些工具都用于哪里。
产品PPT:用于推广人员岗前培训、代表培训、科会开展、综合性活动开展、学会活动参与等。
产品知识手册:供推广人员岗前培训、代表培训、代表临床推广过程中查阅。
产品知识100问:用于业务员产品知识自学,或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时查阅,辅助代表加深对产品的理解。
中西医名称对照解释:解除西医对简明处方中中医名词的疑惑,当医生或者业务员对功能主治产生质疑的时候,方便说明药品作用机理,利于沟通。
产品医学资料:用于代表及推广人员全面了解产品相关预防、诊疗、康复等 医学信息的资料。
产品彩页:医生一对一推广及活动宣传的基础物料。
产品提示卡:此项物料比较适合基层医院的推广。
医学杂志广告:用于拜访专家及 VIP 客户时使用,可以提高公司和产品知名度,并可把杂志当作推广物料使用。
网络媒体平台:可邀请推广人员、代表、医生一同加入,定期发布有关产品的医学信息,也可作为产品使用的交流平台。
产品文献集:主要用于推广人员和代表查阅学习使用,当在推广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作为辅助参考资料。
核心文献汇编:可以作为学术推广物料使用,针对医生一些使用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解答。
临床推广问题汇总:用于代表培训时使用,切记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收集汇总,并及时更新优化。
临床用药经验:用于在面访医生时进行讲解,有样板案例示范作用。在开展各类活动时也可作为重点讲解内容。
临床用药指南、医学教材类书籍:可作为客户推广物料使用,重点讲解产品在某些领域使用的权威性。
作为临床工作人员,应该怎么使用这些工具呢?
这些推广工具的使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初次拜访阶段(一般1-6个月)、重点上量阶段(一般6个月-2年)与日常维护阶段(一般要2年以上)。当然,这三个阶段的进度也要看代表实际工作的情况而定。自我学习阶段要持续穿插到每个阶段里面,图13-1所展示的是各个阶段代表应该重点掌握实用的工具类型。
图13-1 各个阶段代表应该重点掌握实用的工具类型
学术推广工具的“制作、消化、使用”,是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制作方面,要充分发挥医学经理和产品经理岗位作用,既要阐明医学推广定位,也要突出产品推广定位,要把工具类型和工作职责分清楚,充分收集一线推广/代表建议,及时优化调整,工具的展现要差异化,要贴近客户的需求不断创新。
消化方面,不仅仅是把东西做出来、做好,还要建立体系化的培训学习制度,定期持续的组织培训学习,让一线推广/代表人员掌握,并且要对学习情况进行考试和评估,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使用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阶段重点推荐,分阶段制定出工具使用的措施,还要制定出标准化推广工具使用细则,以及常态的检查和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