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看下面一种情况:“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这种情况就更难判断啦!五项皆从的“大同”是最容易判断的,但越往下所讲的情形,就越难以判断了。
“汝则从,龟从”,最高领导人想这么做了,然后进行龟卜,龟卜的结果还行,跟最高领导想要做的一样。但是“筮逆”,占筮打卦的结果不同,跟龟卜的结果正相反。这时候,代表天意的龟卜和占筮打卦,都出现了矛盾与分歧,难道天意也是犹豫不决的吗?这该怎么办呢?再看其它选项,“卿士逆,庶民逆”,贵族大臣们反对,庶民百姓也反对。好啦,遇到这种情况,《洪范》给出的稽疑之道就告诉你:“作内吉,作外凶。”也就是说,如果你问的这件事情是内部事务,是内政方面的问题,你要颁布一个对内的政策法令,这个可以做,是吉祥的。但是,如果要问的是外事活动,是要跟外国打交道,是要准备出师跟别国打仗,那这种事情就不能做,很危险。为什么要这样判断呢?
其实,《洪范》所给出的所有判断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从内事来说,一个最高领导者想要做的事情,能够跟龟卜的结果相合,那么说明这事是合乎天意的。你作为最高领导者,在你自己能够控制的内政范围,就可以去做,结果也会吉祥。但是,既然庶民和卿士们都反对,同时占筮打卦的结果也反对,这就说明在你而言是合于天意的事情,对别人而言并不合于天意。
大家注意!古人的易卦占筮,是要用很多的蓍草、蓍签来布卦,这种布卦占筮的方式本身就是从众的,是合于大众意愿的。这时候,如果君王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在自己内政的范围内,是可以颁布相应的政策法令,从而推动内政的改善。但是,如果要做的是近交远攻之类的外事活动,那么外在的种种因素很复杂,变数也很大,这就不是君王能够控制得了。比如对外发动战争,你作为君王又不在军中统帅,而你的将帅、你的军队都不愿意出征,庶民百姓也很厌战,不愿意做战争的后勤保障,那君王一意孤行,结果肯定很危险。
从《洪范》的内在逻辑上看,无论是天意还是人心,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永远都不存在由某一个权威独断的事,都必须进行具体而综合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