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的国内外企业一览表

表3-3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的国内外企业一览表

企业名称

情 况 说 明

Motorika(USA)

成立于2004年,集设计、生产和营销于一体,是一家世界顶级的创新、高端、机械型的康复设备公司。Motorika的产品ReoGo和ReoAmbulator能为病人提供融入高端机器人技术及虚拟现实环境的康复疗法。Motorika的产品广泛适用于治疗各类神经(脑血管意外、肌萎缩侧索硬化、中风等)及骨科疾病。目前产品已在全世界300多个康复中心得到使用,2012年成为第一批开发中国市场的医用机器人的企业

Hocoma:专注功能性康复机器人

瑞士Hocoma是一家开发、制造并销售功能性运动疗法机器人的医疗技术公司,由电气工程师Gery Colombo、生物医学工程师Matthias和经济学家Peter Hostettler于1996年成立,致力于提供临床神经康复和高质量的治疗方案。公司主要提供4种产品:

1.强化运动疗法(Lokomat)。Lokomat是用步态矫正法和机械驱动跑步机训练治疗神经运动障碍造成的患者中风、脊髓损伤、创伤性脑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或帕金森病的疗法

2.上肢的功能疗法(Armeo)。Armeo是可持续的治疗因中风、创伤性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手臂障碍的疗法

3.病人早期康复和动员(Erigo)。Erigo是一个集成的倾斜机器人系统,它能促进早期阶段长期卧床病人的神经恢复

4.针对背部疼痛的功能性运动疗法(Valedo)。Valedo疗法的概念是最理想的背部疼痛的治疗,提供临床评估和功能锻炼

德国LokoHelp

2015年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投入近200万元,引进全省首家、国际先进的德国LokoHelp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WOODWAY下肢步行姿势训练系统。由此,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康复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该训练系统主要是依据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人机合作机器人原理,刺激股四头肌两端的本体感受器,从而在大脑皮质下再建或重建步行姿势功能区,有效地增强步态能力,减少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拉伸挛缩肌肉,从而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同时,在减重状态下完全模拟人正常步态运行轨迹,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功能情况调节步态和姿势,带动患者双下肢在运动跑台上运动,使大幅度的步态训练成为可能。在其帮助下,康复患者可实现迈步动作,自主行走锻炼,并且设置训练场景,让患者身临其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步行训练设备

璟和技创

是由前璟集团和章和电气合资成立的公司,推出的多体位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型号:Flexbot)针对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患者辅助康复。Flexbot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下肢康复训练的工作站,能准确模拟正常人步态,有效地应用于下肢康复临床训练,提高下肢步行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目前开发的医院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上海阳光康复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等

广州一康

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以代理日本MINATO公司产品起家,目前主要从事于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康自主研发多个产品已申请了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等十几项专利。一康公司在2004年已经建立全国的销售网络;2007年形成集团规模,现在拓展长三角高端市场;2009年在无锡成立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平台

公司主要设备包括:全自动温热间歇牵引系统、自动温热间歇牵引系统、温热牵引系统、全自动起立床、九段位手法床、八段位手法床、反负重训练系统等。当前研发的“智能康复机器人”已经完成样机制造,成功申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等多项专利

美的集团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于2013年9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小天鹅、威灵控股两家子上市公司

美的集团于2015年8月5日公告与安川电机计划共同出资4亿元人民币设立合资公司。其中,各出资2亿元设立合资公司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和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二者注册资本都为1亿元。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公司将首先聚焦刚需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等商业领域,这表明在老龄化加剧和消费能力提升的背景下,公司试图作为先行者把握未来康复机器人的市场机会

山东威高集团和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S妙手”机器人

“神工一号”产业化应用临近。2014年6月14日,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神工一号”系统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人民医院举行,“神工一号”是全球首台适用于全肢体中风康复的“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机器人系统”。据天津日报报道,在“神工一号”演示会上,因中风导致偏瘫11年的患者参与了试验。人工神经机器人系统通过电脑屏幕提示患者做出曲肘、展臂、耸肩、伸膝等动作,患者依照指令集中意念做动作,此时机器人通过安装在患者头皮上的电极来读取脑电信息,解码其中的意念特征,再编码去刺激相应的肢体肌群,患者原本因中风无法运动的肢体在这种刺激下完成了相应动作

“神工一号”不同于外骨骼机器人。机械外骨骼本质上是把患者嵌在机器里面,人体被动接受机械牵引,并非肌肉主动收缩激活。而“神工一号”与人体自主运动原理一样——利用脑控神经肌肉电刺激,解码大脑的运动意图,模拟神经冲动的电刺激,促使肌肉主动收缩,带动骨骼和关节产生自主动作

医用康复机器人通常由1个可升降的平台、2个步态控制系统、1块可显示虚拟场景的大屏幕组成。如图3-1所示。

图3-1医用康复机器人

解读:从国外医用康复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分析来看,存在三大共同点:一是康复机器人的年销售额增长在40%以上;二是研发投入大;三是企业大多数还处于亏损状态。笔者从全球医用机器人市场来看,处于市场的成长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