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招 从一开始就把品类与品牌名紧密结合

同样是马云旗下的网站,阿里巴巴和淘宝取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名字,对应着功能不同的品类:阿里巴巴对应B2B,淘宝对应B2C、C2C。如果从传播的角度看,这两个品牌名都有其精妙之处。

阿里巴巴,取自阿拉伯的传说。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寓意叩开财富之门,适合商家互相联络,叩开彼此的业务之门,这将B2B业务品类的特质进行了传神的表达。

淘宝,取自网络语言。女人爱逛街,爱淘自己喜欢的东西,而网店隐藏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人们没有时间去“淘”遍全世界,但是可以从互联网上满足这一人人心中隐藏的“淘宝”需求,这正是B2C、C2C业务的乐趣所在。

从品类的营销原点问题看,淘宝的品牌名称与品类的紧密结合,是扩大品类需求、加快品类发育的绝妙手笔、传神之作。后来的赶集网、搜房网,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其他的很多不知所云的网站名,就不敢恭维了。

消费者在产生购买行为时,以需求为动念,以品类作思考。在他有了需求的动念之后,你却在他做品类思考的时候,给他打哑谜,绕弯弯,不知道你是花国家的钱做广告,还是不知道消费者站在货架前,思考5个原点问题的时间其实只有几秒钟。在这几秒钟的关键时间里,你不科学设计好一个恰如其分的、最能反映品类功能的名字(最好品类、品牌合二为一),却一厢情愿地取很多很古怪、很自以为是、很自娱自乐的名字,你就走着瞧吧!

【案例】

从云南白药到云南白药牙膏

云南白药,无疑是一个著名的“品牌”,同时,云南白药无疑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伤科中药材 “品类”,具有止血功能。但是,人们在和平年代受伤的机会并不大,平时用到云南白药的机会也并不多。那么,如何扩大现有品类的需求?或者通过品牌与品类功能的延伸,进入新的大品类?

如果是普通的品牌策划公司,甚至以“品牌为王”理论为依归的4A公司,都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取名问题。但是,我们从营销的5个原点问题来进行剖析,发现里面大有文章:

(1)认知基础:在人们心智中,云南白药是止血止痛的“伤科特效药”。

(2)需求基础:人们在出现外伤出血、内伤淤血的时候,会需要云南白药。

(3)品类发育度:在中医药的品类里,已经发育成熟,那在其他品类里面呢?

(4)品牌地位:在同类传统伤科药里,是第一品牌;在其他现代剂型里,如喷雾剂、胶囊、酊剂、膏剂型里面,就不一定是第一品牌了。

(5)价位与价盘:如何在新的品类里,获得较好的静态驱动力与较大的动态驱动力空间?

我们受伤的机会较少,普通的外伤多半是运动中的刮擦,户外活动中的意外损伤。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有什么机会出血呢?

对了,我们经常牙龈出血!

这样一个可以满足日常消费的新品类呼之欲出:防治牙龈出血的止血牙膏!

为了加快这个新品类的发育速度,我们必须将消费者心智中已经沉淀的“云南白药”历史认知全部嫁接过来,以“勾引”防治牙龈出血的新需求。这样新品类的消费机会就大大增加,品牌名也必须一起嫁接过来,定价要高于普通的日化药膏与中药物牙膏!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一个好的新品类名,最好与品牌名合二为一,而且,一定要继承原来历史积淀的品牌认知、品类功效需求,一定要把品类从狭小带到广阔,从小众带到大众,从沟里带到河里,再带到海里。

明白了这些名字背后的动销原理,我们就再也不要草率地取名字,再也不会自以为是、简单地取个听起来洋气、读起来顺口,但是对动销毫无促进的“有创意”的名字了。

如果,您是南方黑芝麻糊、维维豆奶粉、智强核桃粉、白猫洗衣粉、杉杉西服、格力空调、恒大地产、加多宝等现有品类第一品牌的老板,您打算进入像“云南白药牙膏”这样进入新品类的时候,如何取名,以迅速加快品类的发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