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挖掘设备潜力

受疫情影响,多数企业的经营效益下滑,但有家2020年亏损的物流公司却盈利了。

原因何在?在2020年的年度总结会上,物流公司总经理因为单位亏损,被集团领导点名批评,而且批评他们亏损是思想滑坡而不是市场滑坡,根本不给申诉的机会。物流公司总经理只有“狼狈”二字可以形容。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总经理回去后,在分公司全员会上首先做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带头停发奖金。然后,大家群策群力,制订打翻身仗计划,扭亏为盈的办法真被员工们想到了。

他们充分挖掘了设备潜力,物流返程载货,多用回头车,业务也不再局限集团内部的物流发运,而是主动出击,招揽同方向业务,减少车辆空载,降低物流费用成了分公司盈利的“撒手锏”。

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思想上的懒惰最可怕。

3.挖掘流程潜力

某集团公司报销流程的两次优化让流程威力彰显无遗,不仅在集团内部分/子公司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还在周边企业或同行企业引发连锁反应。

第一次优化报销流程是在激烈的争吵中反复斗争完成的,争论的焦点就是只保留两个岗位签字行不行。在笔者坚持下,最后保留了直接主管和费用会计签字。试行三个月,证明可行,虽然也出现了40多个小问题(多贴了车票、数字写错等),但所有报销人反映:报销时间大大缩短了,而且不用再为报销找人签字跑腿,自己只要把报销单据递交部门综合管理员,一周之内就能收到报销款项,现在报销太方便了。

有人算了一笔账:过去一个员工用于报销所花费的时间平均为一个工作日(财务部与各生产单位分别在不同市县),人均日工资超过300元,往返车辆油耗25元(20公里/3次)。其他签字人浪费的时间不计。按3000人每人每月报销一次计算,优化后的报销流程可直接节省费用100万元,一年节省费用超过1000万元。

尝到甜头的财务经理乘胜追击,把试行期间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专门组织参与报销签字的各单位主管、综合管理员、内勤人员、财务人员进行了三场培训,最后把会计签字报销环节也省掉了。即各单位主管签字,综合管理员直接上传报销单据封面给出纳,出纳照单打款给报销人指定账户。原始报销单据,由综合管理员择时集中转交会计。会计审核放在事后进行,发现虚报错报一律10倍补偿公司。会计的工作没有减少,只是改变了核单的时间,但对于报销人而言意义完全不同,当天报销当天或次日就能收到报销款项,体现了对员工极大的信任。

该企业正在进行第三次报销流程优化,打算取消主管签字,即报销人个人填单上传出纳,出纳即行按单打款,报销单据仍然由各单位综合管理员集中传递,会计事后核单,发现多报错报10倍补偿,出现弄虚作假(不论金额大小)一律开除。

其实,苏州有家企业,员工报销无需他人签字,自己填单就可以报销拿钱早已实行多年。笔者曾与一位从该企业(原为财务人员)出来创业的老板交流得知,她在企业三年没有发现多报错报多情形。信任员工是管理成本最大的节省。

为什么企业原先的流程有太多重复审核、重复签字?我们没有做事的标准,一切都要靠重复签字把关,把所有人绑定在一起,用“人海战术”防范企业风险。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是防范了1%的风险,浪费了99%的效率,实践表明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