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笔者工作室接到一个专业市场的策划需求,其实就是招商策划。负责该项目的总经理打来电话与我交流。他说这个专业市场位于中国最大的某座城市,他们已经找了几家策划公司商讨过了,但一直想找一家资源丰富的策划公司,并要求该公司里股东级别的专家去长期驻场,收益在事成之后按照运营来分成。他让我们先浏览一下他们的网站,继而拿出一个方案,之后还要求我们去现场进行考察,且费用要我们自己负责……
我首先判断这个项目经理完全不懂策划行业的惯例,因为没有一家拥有自己品牌的策划公司(除了当地的广告公司、营销公司)会自己出差旅费而去谈合作。若是在本市或本市周边的策划公司还可以商量,自己开个车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但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太懂这个行业的惯例了,装作糊涂从而来骗取我们的方案。若是对知识不那么重视的话,这类事情在中国当下还实属“正常”。
其实,从专业市场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不存在事后招商的情况。即使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也应该在设计的阶段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有这种意向的商户应该占到了60%以上的比例。所以,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专业市场开发到什么程度了?他回答说整个设计的主体已经完成了。我问他在设计之前是由谁来做的战略策划?他说是他们公司自己做的。我又问他能否看看他们的战略定位策划报告?他说根本就没有报告,这是在会上得以确定的,然后直接去找设计公司来做方案和设计。听了这个之后,于是我告诉他这个项目我们不能承接,因为他们缺少了在设计之前要做策划的这个重要环节。先招商之后才建设,这显然是把程序弄反了。当看了他们的图纸以后,我发现他们那种设计已经不适应专业市场的发展模式了,甚至落后了整整10年的时间。而且,这个项目已经被建设的十分凌乱。我说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种硬伤,他们也只能靠自己一边摸索一边前行。
3年之后,当路过这座城市的时候,我顺路去看了下这个项目,恰好验证了我所说的,即只有不到30%的商铺在此经营,业种也和他们之前的想法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