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工业4.0智能化制造的目标有许多先决条件,对于这些条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从范围角度看,人类实现工业制造第四次革命的时机基本成熟,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当然,任何变革都不是突然之间发生的,而是渐进的过程,当人们处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正在发生的大变革,但变革其实正在进行中。从国家层面看,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达国家在变革的前列,引领着变革潮流。从企业层面讲,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都已经开始朝着智能化制造的方向转型升级了,而弱小企业则对于工业4.0感受很低。
工业4.0实现的前提主要针对技术而言,智能化生产必须依赖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如今互联网已经非常成熟,衍生自互联网技术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也开始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前景,这就为工业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依赖于新技术的生产模式呼之欲出。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在企业装备、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化应用,随着互联网价值在工业制造业的发掘运用,各行业企业开始实现横向集结,工业企业也开始强化纵向联合,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边界将日益模糊,企业定制化的柔性生产和智能化的管理运作成为可能。
与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工业制造正处于3.X时代,正在为4.0准备着各方面的先决条件。工业4.0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条件越来越具备,离工业4.0也就越来越近。当然,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所处的状态和进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反映出来的不平衡是正常现象,任何事情都存在上中下。
实现工业4.0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实践的过程,在理论、技术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下,技术越来越进步,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然会水到渠成。在实现智能化制造的过程中,可以弯道超车,但不可以揠苗助长。中国企业需要逐步集聚变革的力量,为大变革不断创造条件,但不可断层式大跃进。需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建设逐步过度到智能化的阶段,假如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就急于实现智能化,其结果必然是一阵风的形式主义,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从国家层面来讲,政府职能部门要有为而动,联合行业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智能化制造标准化建设的进程,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另外政府职能部门还要有意而为之,扶持一批专门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专门服务的高新企业,给我国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研发和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技术——MES系统。同时,企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智能化制造做准备,加快企业信息化升级改造,加快企业数字化世界建设,关注智能化制造动态。工业行业协会要为实现智能化生产出力,引导行业建立更有效率的生产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