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匮,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惚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字释

唯:急声应答,表示服从指令。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呵:怒责,大声发怒地呵斥,同诃。诃,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字亦作呵(《说文》)。

美:喜欢;恶,不喜欢,同道篇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荒:荒芜,荒,芜也,一曰草荒地也(《说文》);地广大荒而不治(《礼记·曲礼》)。

未央:未尽,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熙:光明、明亮,引申为心情愉快怡乐。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享:同飨,以酒食招待客人或聚会宴饮。飨,乡人饮酒也。

太牢:古代祭祀天地,以牛、羊、猪三牲具备为太牢,以示尊崇之意。

泊:淡泊,恬静,不为外物所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未兆:兆指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征兆,预兆。未兆,即指没有烧灼之前的。意为不知吉凶。

未孩:帛书本作“为咳”,指小孩出生还没有发出声音,即不知生死的意思。通行本作“未孩”,指婴儿还没有从母体生出。从通行本。

累累:帛书本作“累呵”,从通行本,瘦弱、疲惫的样子。丧容累累,色容颠颠(《礼记·玉藻》)。

匮:通行本作“遗”,帛书本无此句,李零认为遗应做匮,从李零释文。缺乏,空乏,匱,乏也(《广雅》);财财不匮(《礼记·月令仲秋》)。

愚人:老子的愚人,指守朴之人,非贬义。同德篇第28章: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沌沌:昏昧无知的样子,指绝智弃辩、绝学无忧之人,同德篇第21章:其政闵闵,其民屯屯之屯屯。

俗人:世俗之人。

昭昭:明亮明白,昭,日明也(《说文》)。

昏昏:引申为昏暗不明,稀里糊涂的样子。昏,日冥也(《说文》)。

察察:观察,仔细看,察,复审也(《说文》);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闷闷:密闭,使不透气、不出声等。闷然而后应(《庄子·德充符》)。

有以:有所凭恃,引申为自信满满、踌躇满志的样子。

顽:顽固,不驯服,不服从,刺头。顽童穷固(《国语·郑语》)。

鄙:狭窄、心胸狭窄、见识浅薄、行为低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鄙亦是一个行政单位,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故鄙又指野外。

食母:从母亲吸取营养。此处“母”指“有,名万物之母也”之有。

翻译

对我谦虚恭维或是反对驳斥,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喜欢我或者不喜欢我,这两者又有什么差别?

你们对我心生敬畏,我也不可能不敬畏你们。

到处都是荒芜啊,看不到寂寞的尽头在哪里!

你们都其乐融融,就像有牛羊猪的祭祀宴饮,

在春天里登上高台喝酒祝祭。

我却像一个漂泊的游子,如没有成形的胎儿,没有人看见。

我心疲惫,不知何处才是家乡;你们收获满满,只有我两手空空。

我真是一个愚笨透顶的人啊!浑浑噩噩!

俗人都能明明白白,只有我稀里糊涂;俗人们头头是道,只有我如同闷罐。

浩渺无尽,就像在漂浮在大海之上;恍然朦胧,不知何处能够停留。

你们都信心满满啊,只有我冥顽不灵被人轻视。

我就是这样与众不同,因为我能从天地母体吸收无尽营养。

精义